10.1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件(共61张PPT)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课件(共61张PPT)2023-2024学年中职高教版(20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61张PPT)
01-文化自信
2014年9月,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业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你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这些名言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些特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中华文化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民,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 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我国各民族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伟大 作品,传承了格萨乐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坎儿井等伟大工程。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
核心思想理念
讲仁爱、生民本
守诚信、崇正义
尚和合、求大同
中华人文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
鼓励人们向上向善
中华传统美德
自强不息
敬业乐群
扶危济困
见义勇为
孝老爱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连续性
创新性
统一性
包容性
和平性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全面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创造、生产生活。
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你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
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革命文化诞生于血与火的革命岁月,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
中书写的红色篇章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习近平

打开党史,一代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书写了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壮丽篇章。革命战争年代,李大钊、蔡和森、方志敏、杨靖宇、赵一曼、刘胡兰……无数革命先烈以铮铮铁骨守初心,以血肉之躯担使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抛洒热血。和平建设时期,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罗阳……无数先锋模范以赤子情怀守初心,以忘我精神担使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历史上,党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
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革命文化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成为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
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
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
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从草原上的“红色轻骑兵”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乌兰牧骑”成立于1957年,是活跃在内蒙古自 治区的一种小型文艺演出队,在内蒙古语中的意思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 在戈壁、 草原上辗转跋涉,将演出送到牧民身边, 传递了 党的声音和关怀。截至2017年,乌兰牧骑已经从最初的一支9人队伍发展到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
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
◆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
◆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立足中国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觉悟
道德水平
文明素养
提高人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风骨神韵
革命文化
刚健激越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繁荣昌盛
共同铸就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披荆斩棘
生生不息
意气风发
高歌猛进
02-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文化自信
更基础
更广泛
更深厚
自信
最基本
最持久
最深沉
力量
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分组讨论我们能为提升文化自信做些什么,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写在下面横线上。
2022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1.武术在中国历史悠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青少年喜爱。2020年1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将武术列入第四届青奧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是武术首次成为奥林匹克系列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这有利于( )
A.提升中国体育影响力,引领世界体育发展
B.讲好中国故事,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
C.坚守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保持中华文化的特性
D.拓宽中华文化传播渠道,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交融
D
2.某校依托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新生入学就以“礼”为先导,要求言行尚雅;倡导“学而时习”“学思结合”等儒家治学思想;每逢假期就组织学生遍访文化古迹,在互相交流心得中,学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该校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体味传统文化,接受文化熏陶
②立足社会实践,筑牢精神根基
③改进教育方式,增强文化自信
④增强文化认同,倡导兼收并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3.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所以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趣。由此可见( )
A.传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C.传统文化具有绝对稳定性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
2.中国的医药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体质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照搬中医药典籍已不能完全解决现代问题。在“健康中国 2030”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吸收中医药典籍中的有益成分,不断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这说明( )
A.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间题, 完成时代任务
B.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C.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是时代精神的展现
D.文化打上时代烙印就能具有恒久的魅力
A
5.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徐悲鸿与张书旗、 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其所做的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被视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同时,他还是一位心怀家国的画坛大师,一生节衣缩食收藏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 1200 余件,还有图书、画册、碑帖等 1 万余件,并在死后全部捐献给国家。
材料二:徐悲鸿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其中有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等, 每一个题材都栩栩如生,让人们感叹不已。更擅于结合中国传统故事讲述不同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的心声,如《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徯我后》《风雨鸡鸣图》《负伤之狮》《愚公移山》 等巨幅作品都表达了抗战时期人们期待战胜敌人、赶走侵略者的强烈愿望。
材料三:徐悲鸿强调在国画中可以融入西画技法,并且积极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并对当时的中国画坛产生深远影响,开创了中国画发展的先河。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徐悲鸿对我国绘画发展的贡献,说明应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参考答案】
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徐悲鸿将人民的需要与绘画的发展紧密结合,心怀人民进行创作。
②坚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徐悲鸿用手中的画笔立足时代发展,反映时代呼声,更能将时代主题与人民心声相结合。
③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通过综合创新,促进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