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生命可以永恒吗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一框 生命可以永恒吗
课标要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教学目标:
(一)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健全人格: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知识目标:
1.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2.理解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生命的使命。
教学重点:
生命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生命有接续。
教学建议: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破茧成蝶》。
思考:看了这一视频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破茧成蝶体现生命的升华与美好。生命形体变化,生命得以延续。在这个变化里,有痛苦和不易,也有神奇。那么,生命有什么特点?人的生命接续是怎么回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生命可以永恒吗》。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生命有时尽
1.阅读教材P89“探究与分享”,思考:
(1)在上面的生命故事中,两个女孩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感受
提示: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
(2)她们的分享使你对自己的生命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提示: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要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教师总结:①生命来之不易。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②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③生命是不可逆的。从婴孩成长为儿童,又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④生命也是短暂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
2.阅读教材P91上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1)“每个人的最终结局都是死亡,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活着 ”你的回答是什么
提示: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让生命更有价值,等等。
(2)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同意。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让生命变得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二)生命有接续
1.阅读教材P91下面“探究与分享”,思考:
你的出生给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
提示:给家庭带来欢乐,让家庭得以接续等。
教师总结: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2.阅读教材P92“探究与分享”,思考:
从下面的情境中你分别看到了哪些生命的传承关系
提示:分别看到了家族生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传承、民族友好关系的传承。
教师总结: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3.阅读教材P92“阅读感悟”及P93“拓展空间”,思考:
(1)学生分享《季羡林精选文集②:人生感悟》(节选),感悟人生意义。
提示:学生根据实际分享感悟。
(2)分享《孔子世家谱》(节选)后,请尝试制作一张你的家族图谱。
提示:学生根据自己家族的实际情况制作。
(3)从上面两个分享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体会到了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我们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让人生更有意义。
教师总结: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因此,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课堂总结: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短暂的,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摆脱死亡这个生命的最后归宿,所以我们要好好活着,过好每一天。我们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生命的同时,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既然命运把我们圈定在这个位置上,那我们就应当活出一个人的价值来!
板书设计: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1.智博说:“我将来要做一名科学家,为国家的科技事业作贡献。”浩宇说:“我将来要做一名医务工作者,为人类健康而奋斗。”晟捷说:“我将来要成为一名作家,为人类的灵魂摇旗呐喊。”这说明,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 B )
A.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只能听天由命
B.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C.生命是不可逆的,我们无能为力,只能顺其自然
D.不仅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继承人类文明成果
2.(2023·茂名期末)近年来,随着“寻根热”的兴起与家族文化观念的重新复兴,收藏旧家谱,修纂新家谱又蔚然成风,这是非常可喜的社会现象。正如修谱人所云:“谱之修也,前业有益于宗祖,后更有益于子孙,所系洵亟重也。”“收藏旧家谱,修纂新家谱”从侧面反映了( B )
①我们可以改变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②生命可以永恒, 我们的生命只是身体的生命
③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④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科学家发现,人体的正常寿命是可以达到100岁以上的。但是,生活中很多人的生命都比较短暂,远远低于这个数。如果说100岁达标的话,能达标的人是微乎其微的。这启示我们要( C )
①珍惜生命时光 ②珍惜青春韶华 ③正确认识自己 ④学会帮助他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4.(教材栏目改编)观察题10图中的三幅漫画,可以发现生命的传承关系有( C )
①科学技术 ②身份地位 ③民族关系 ④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 非选择题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我们每个人的手指上都有指纹。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约为640亿分之一。人类在胚胎时期,指纹就形成了,并且伴随我们的一生,指纹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它是一种有力的唯一性个体识别证据。
材料二: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材料三: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人类生命的哪些特点?(4分)
材料一:生命是独特的。材料二:生命是不可逆的。材料三:生命是短暂的。(4分)
(2)甲同学认为:“生命是接续的,我们只在身体的生命中实现了对生命的接续。”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甲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甲同学的观点是片面的,生命的接续不仅是身体的接续。①生命的接续,使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②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所以,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6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了生命来之不易,不可预测,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感悟,双方互动比较好,教学效果良好。凭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师的设想再好,如果学生不能接受,就毫无意义。但是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启发与引导,学生往往会做无用功甚至走弯路。因此我们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