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2 敬畏生命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2 敬畏生命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二框 敬畏生命
课标要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教学目标:
(一)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健全人格: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知识目标:
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教学重点:
生命至上。
教学难点:
关爱、善待生命。
教学建议: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阅读课本第93页“运用你的经验”,思考:
说说上面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师: 缅怀逝去的生命、努力救援受灾群众,都是敬畏生命的表现。 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生命。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今天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一起来学习《敬畏生命》吧。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生命至上
1.阅读教材P94上面的“探究与分享”,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合作探究,思考:
这场地震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弦。对此,你的感受是什么
提示:生命至上,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教师总结: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2.阅读教材P94下面的“探究与分享”,思考:
(1)国家为什么要设立“中国医师节”
提示:古往今来,医者始终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在当代社会,有许许多多的医护工作者履行职责,默默奉献,他们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
(2)这个节日对每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激励广大卫生与健康工作者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
教师总结: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阅读教材P95“探究与分享”,思考:
为什么钟南山等人被人们称为“最美逆行者”
提示:他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善待他人生命,以实际行动诠释生命的意义。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教师总结: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二)休戚与共
1.阅读教材P97“探究与分享”,思考:
(1)上述四个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提示:“让座”的情境带给我们温暖、关怀的感受;“我是你的拐杖”的情境带给我们善良、温暖的感受;“蹲下去”的情境带给我们尊重、关注、关怀的感受;“陪伴和分享”的情境带给我们慰藉、温暖、关心的感受。
(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提示: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教师总结:①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②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阅读教材P98“拓展空间”,思考:
请与同学分享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提示: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因此,是否有对生命的敬畏,会让我们有极大的不同。敬畏生命,才会珍视生命。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就会漠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
教师总结: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课堂总结:
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与外在的东西相比,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对生命应该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板书设计: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1.2022年4月,一辆电瓶车不慎与路边的大货车发生碰撞。深圳市某学校的两位同学恰好路过车祸现场,他们一人拨打110报警求助,一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叫救护车。他们的实际行动( A )
①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关切,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
②诠释并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③书写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
④说明学习急救知识是提升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023年1月29日,发布水煮和烧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视频的金某某,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罚12.5万元。这一事例警示我们( D )
A.随意发布视频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B.珍爱生命,主要是珍爱野生动物
C.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来之不易 D.生命都是宝贵的,应该善待生命
3.逃生是人的本能,但地震中的甘宇却选择了拉闸泄洪救人。村庄保住了,他却错过了逃命的黄金时间。甘宇失联17天后,终于获救。地震中的这场生命奇迹告诉我们( D )
①他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②拉闸救人会危害自身生命,对生命不负责任 ③生命至上,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④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会让生命变得坚强有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一架由北京飞往长沙的波音客机在飞行途中, 一名乘客突发心脏病。只要有一丝抢救的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飞机紧急备降郑州机场,乘客获救。这给青少年学生最重要的启示是( A )
A.生命只有一次,要尊重、珍爱生命 B.患病乘客的生命比其他生命更重要
C.备降是浪费别人时间的错误做法 D.只要尽百倍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二、 非选择题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突发6.8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失联。在震后第一夜,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消防救援、通信电力、医疗救援等队伍不眠不休地开展了救援安置工作。西部战区空军运输搜救航空兵某团飞行员说:“我们面临着恶劣的搜救条件, 但是余震不断,受灾群众还有生命危险,我们必须冲进去把他们救出来。”
材料二:我们要正确认识生命,关爱生命健康,更要关注自身安全。关于生命健康与安全,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命至上的理解。(4分)
救援队伍的做法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①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待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②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④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⑤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⑥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4分)
(2)请你对材料二中的观点进行辨析。(6分)
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正确的。①生命来之不易,只有一次, 生命是不可逆的,它是我们参与一切活动的前提,我们要珍视生命。②我们要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珍爱生命,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匡扶正义。③安全教育关系学生生命健康,要常抓不懈,学校、家庭要教育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学会自我保护。④所以,两位同学的观点并不矛盾,我们要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每一个人, 敬畏生命,休戚相关。(6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依据课程标准强调的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教学要求,教学设计上力求把教材精炼、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生活化。整堂课设计以活动教学和讨论教学为主,强调让学生在活动和讨论中去探询、体验人的生命的重要性,并且树立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观念。活动设计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