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第一框 感受生命的意义课标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教学目标:(一)素养目标:道德修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全人格: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二)知识目标:1.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教学重点: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教学难点:发现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教学建议: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情景导入:课件展示材料。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胡适教师:如果生命是一粒种子,那么,生命的意义就是用它的所有力量努力使自己茁壮成长,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能够绽放生命的精彩。你希望怎样度过你的一生呢?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感受生命的意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生命的追问1.阅读教材P111“运用你的经验”。思考:(1)采访你生命中三个重要的人,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提示:(1)(示例)采访我的班主任老师,他说,活着就是为了学生能够学好文化知识,明确做人的道理,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采访我的同学,他说,活着就是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为他人带来快乐。采访我的爸爸,他说,活着就是要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抚养他们长大成人,为社会作贡献。(2)人活着就是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2.展示材料:我国著名科学家南仁东先生用23年时间,只做一件事:建造中国人自己的“天眼”——500米口径球面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为了中国“天眼” 贡献了他一生最后的岁月,奉献了一生的智慧。FAST最终建成了,他成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奠基石。他“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会深深地影响我们、激励我们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特别是会影响更多年轻科学家的光荣梦想,助其飞向探索宇宙更宽远、更深邃的未来。思考:这样的人生值得过吗?为什么?提示:值得。因为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奉献社会)教师总结: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二)发现我的生命1.阅读教材P113“探究与分享”。思考:(1)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2)与同学分享生命故事。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提示:(1)出生宣告了我的生命的开始;第一次说话,使我逐渐掌握了与人交流的能力;结交第一个朋友,让我具备了与人交往的能力等。(2)故事:一次地震后,一位父亲失去了他所有的亲人,于是,这位父亲便加入了抗震救灾的队伍。每次,只要地下有声音传到他的耳朵里,他就会跑过去,无论情况有多么危险,他都会去救被埋在地震中的人。很多人说他是因为失去了亲人,控制不了情绪,想去死。但是,他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这样做是在与死亡作斗争,每当他救活一个人,他就打败了死神,让更多的人活了下来。感想:我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但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教师总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2.阅读教材P114~115“探究与分享”。思考:(1)这样的志愿服务,对几位志愿者分别有怎样的意义?(2)你更赞同哪位志愿者的感悟?为什么?教师总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确生命的意义。课堂总结:同学们,生命的长河川流不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题。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们要学会付出自己的爱心,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属于自己的人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板书设计:课堂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探索生命意义原因的是( C )A.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B.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C.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D.生命是独特的、短暂的,生命来之不易2.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不畏艰难困苦,顽强拼搏,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成功范例。向志愿军将士学习,我们应( B )①正确对待挫折,及时调整自己②避免盲目乐观,防止精神懈怠③增强生命韧性,磨砺坚强意志④寻求他人帮助,发掘自身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生命得到滋养,才会充盈起来。下列属于滋养、充盈生命的是( D )A.小强不愿意与外界交往,沉迷于网络世界B.小红抗挫力比较弱,遇到困难就退缩C.小华寒假里为养护精神每天睡到十点才起床D.小丽专注于做自己热爱和有兴趣的事情4.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一首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诗告诉我们( B )①生命不仅有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异②既要善待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他人的生命③人生的意义在于能够活出自己,处处为自己着想④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生命意义也不相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 非选择题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1)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请结合材料,写出你的思考。(6分)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③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6分)(2)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重要的生命主题。请写出你的梦想,并说明如何才能实现。(4分)例如: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①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我要把努力学习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还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努力也有方法。我要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4分)教学反思: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为学生的成长进步和长远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火花。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启发学生的认知情感,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畅所欲言,达到寓教于乐、欢乐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在探究中完善自我的生命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