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讲电流和电路预习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4讲电流和电路预习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4讲 两种电荷、电流和电路
知识点一.摩擦起电 电荷
1.物体能够 ,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2.利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这种方式叫做 。
3.自然界的两种电荷。
(1)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有 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 。
(2)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 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用字母Q表示。
电荷量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 。
5.验电器:检验物体 的装置。原理:______________
例题1.小丽用塑料尺在自己的头发上来回的摩擦几次,她发现摩擦后的塑料尺会吸引自己的头发,她又把尺子靠近小狗,发现塑料尺也可以吸引小狗的毛,下面对于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都是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B.都是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C.前者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后者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D.前者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后者因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例题2.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容易吸附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例题3.用轻小物体甲、乙靠近带负电的轻小物体丙,结果丙被甲吸引,乙被推开,
由此可确定( )
A.甲带正电 B.甲带负电 C.乙带正电 D.乙带负电
例题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甲和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与甲互相排斥、跟乙相吸引。于是可以判定( )
A. 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 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 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 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知识点二.原子及其结构
我们已经了解:一切物质都是由 组成,分子的结构如图。
元电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摩擦起电的本质:电子的 。
物体得电子带 电,失电子带 电.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 量 种电荷.
例: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电子,带 电,丝绸 电子,带 电;
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 电子,带 电,毛皮 电子,带 电。
例题1.原子是由 和 组成,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质子带 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里质子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 ,整个原子呈电中性(对外不显电性)。
例题2.用绸子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这是由于( )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绸子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绸子上的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绸子上
例题3.如图所示,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与毛皮摩擦后带上负电的绝缘棒L靠近M的A端时,A端被L吸引,则
A. M一定带负电 B. M一定带正电
C. 摩擦时,L失去电子 D. 摩擦时,L得到电子
例题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橡胶棒转移
知识点三.导体、绝缘体
1.导体:___________________。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见的导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见的绝缘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以下几组材料中,都是绝缘体的是
A. 玻璃、大地、塑料 B. 橡胶、玻璃、塑料
C. 人体、空气、石墨 D. 食盐水溶液、金属、水
例题2.下列材料常温下属于导体的是
A. 陶瓷 B. 橡胶 C. 玻璃 D. 铁
例题3.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有些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受温度、光照、压力等影响而显著变化。下列不能用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是( )
A. 热敏电阻 B. 光敏电阻 C. 压敏电阻 D. 高压输电线
知识点四.电流形成的原因;电流方向的规定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 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规定 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则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 。
例题1.打雷时,云层中的负电荷通过避雷针导入大地,则在避雷针形成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从云层到大地”或“从大地到云层”)
例题2.如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b也带上了负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
C.b上的一些电原子核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a上的一些原子核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
例题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如图所示。再用C棒去同时接触A、B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B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B.C棒与其手柄D均为导体;
C.当C棒接触两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产生的电流方向为A到B
D.丝绸摩擦玻璃棒的过程中,电子是由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知识点五.电路
1.电路:由 、 、 、 组成
2.各部分作用:
①电源的作用 ,常见电源有两种 、 。
②用电器的作用 。③导线的作用 。
④开关的作用 。
3.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① ,② 。
4.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由 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 。
知识点六.电路图
1.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常见的电路符号
元件 电池 开关 导线 灯泡 电铃
符号
元件 电阻 电动机 电流表 电压表 单刀双掷开关
符号
2.画电路图需要记住的几个问题:
①电路图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图,一般画成长方形;
②电路结构要完整,四部分齐全,不能出现短路错误;电源、开关、用电器不能画到拐角处;
③用电器要顺次连接,用电器、开关加符号;
④并联电路要画节点;
⑤导线不能交叉。
例题1.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在方框中画出如图所示电路的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中标明电流的方向。
知识点七.电路的四种状态
① :处处连通,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② :某处被断开,没有电流通过的电路。
③ :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这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且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会把电源烧坏,引起火灾。
④ :直接用导线将用电器两端相连的电路。此时电路是接通的。
上述四种电路状态中,能正常工作的是 ,属于故障但不会引起危害的是 ,会引起危害的是 。
注:为了防止发生短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 状态。
例题1.如图所示,有一个小电动机模型和一盏电灯,当开关S闭合后,则( )
A.电动机转动,灯不亮    B.电动机转动,灯也亮
C.电动机不转动,灯亮    D.电动机不转,灯也不亮
例题2.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发生的现象是( )
 ①灯正常发光   ②灯不亮   ③电源会被烧坏   ④灯会被烧坏
A.①    B.②    C.③和④   D.②和③
知识点八.串联电路的结构和特点
1.用电器依次相连的电路叫做 。
思考1.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有几条路径?
思考2.断开开关,两个灯泡的工作情况如何?
思考3.闭合开关,如果L1的灯丝断开,L2还能否继续工作?
思考4.如图所示,改变开关在电路中的位置,其作用有没有发生变化?
例题1.在“连接串联电路”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小慧发现L1、L2两只灯泡都不亮,她用手按一下灯泡L1,L1、L2仍然都不亮,按一下灯泡L2,两灯都亮,松开手两灯又不亮,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选填“L1灯丝断了”、“L2灯丝断了”、“L1短路”或“L2与灯座接触不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两灯同时亮,断开开关两灯同时灭;将开关S换接到L1和L2之间、L1和电池负极之间,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
知识点九.并联电路的结构和特点
1.用电器并列相连的电路叫做 。
思考1.在上图所示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几条路径?
思考2.断开开关,两个灯泡的工作情况如何?
思考3.闭合开关,如果L1的灯丝断开,L2还能否继续工作?思考4.如图所示,改变开关在电路中的位置,其作用有没有发生变化?
例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
(1)灯泡L1和L2是______(选填“串联”、“并联”)
(2)开关S1控制______,开关S2控制______,开关S3控制______。
(3) 当开关S1、S2、S3都闭合时,L1灯泡的灯丝断了,灯泡L1______,灯泡L2______(选填“发光”、“不发光”)
知识点十.比较串并联电路的异同点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电流有 条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 ,元件工作 影响。 电路中电流有 条路径,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 影响。
开关 作用 控制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 , 支路中的开关控制 。
电路图
有无节点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路灯
课后作业
1.实验室常用的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 ,它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
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
A.摩擦时原子核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B.摩擦时核外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C.摩擦时原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
D.摩擦可以创造电荷
3.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 )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
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 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
4.有4个轻质小球A、B、C、D,已知C带正电,A与C相互吸引,A与D相互排斥,B与D相互吸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带负电,D带负电,B一定带正电
B.A带负电,D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C.A带负电,D带负电,B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D.A带正电,D带正电,B一定不带电
5.学习导体和绝缘体后,小明观察自己课桌上的物品,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塑料刻度尺 B.物理书 C.铅笔芯 D.橡皮
6.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头,头发会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塑料是导体
B. 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C. 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 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7.下列用电器在使用时,属于串联的是( )
A.马路上的路灯 B.节曰里装饰用的小彩灯
C.家里的电冰箱、洗衣机、电灯 D.教室里的电灯
8.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电路中的两个灯泡,两个灯泡可同时亮同时灭,那么这两个灯泡(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串联或并联都行 D.串联或并联都不行
9.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参观者触摸静电球时,参观者的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奇妙景象,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有如下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竖起的头发丝带有异种电荷
B.“静电球”的表面可能是塑料制成的
C.参观者必须站在绝缘板上才能完成实验
D.在湿润的环境中完成这个实验会更容易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B.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相反
C.只有正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只要电路有电源,电路中就会有电流
11.(不定项)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小灯泡L1和L2都发光的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