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两种电荷一、单选题1.下列物品中属于导体的是( )A.干木头 B.钢卷尺 C.塑料杯 D.油2.关于电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元电荷的电量为1.6×10﹣19CB.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C.同种电荷相吸引,异种电荷相排斥D.最先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英国的汤姆孙3.四个轻小物体,甲乙带正电,丙带负电,丁不带电,下图中它们之间的作用情况正确的是( ) A. B.C. D.4.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轻质小球时,发现两者相互排斥,那么轻质小球(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5.如图所示,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金属箱张开的原因是( )A.分子间的斥力 B.同种电荷相斥C.磁极间的斥力 D.大气压力作用6.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 )A.塑料梳子得到一些电子 B.塑料梳子创造了负电荷C.头发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更强D.头发和梳子间没有电子转移7.如图所示,轻质棒M放在绝缘支架上,与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L靠近M的A端时,A端被L吸引,则( )A.轻质棒M—定是导体 B.轻质棒M—定带正电C.摩擦时,橡胶棒得到电子 D.与橡胶棒相比,毛皮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能更强8.如图甲所示,小丽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张爱心的图案,用丝绸裹住手指,照着图案用力摩擦塑料板后,均匀撒上木屑,竖起塑料板轻敲,板上就留下了一颗由木屑组成的爱心,如图乙所示,这个过程模拟了静电复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板是导体 B.摩擦后的塑料板和丝绸带上了同种电荷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9.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A.小球A一定带正电 B.小球B可能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 D.小球A可能不带电10.如图,验电器甲带负电,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乙不带电,用一根带绝缘柄的铜棒连接两验电器,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负电荷运动方向为甲→乙,乙箔片张角增大B.电流方向为甲→乙,甲箔片张角减小,乙箔片张角增大C.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乙→甲,电流方向乙→甲D.甲箔片上带负电,所以铜棒中无电流二、填空题11.化纤布料制成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招尘土,这主要是因为化纤布容易发生 现象,从而吸引细小灰尘的缘故。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12. 和 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导线芯线用金属制成的,因为金属 性好;导线芯线外壳包有塑料,是因为塑料是 ,可以防止 .1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填“正”或“负”),在摩擦的过程中,丝绸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 态。14.有甲、乙、丙三个带电小球,已知甲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如图所示,则小球乙的带电情况是 ,小球丙 。(均选填“带正电”或“带负电”)15.如图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梳子与图中的 (选填“毛皮”或“毛衣”或“长白袜”或“棉花”)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梳子带 (选填“正”或“负”)电,将梳子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其金属箔片会相互 (选填“排斥”或“吸引”)。三、实验题16.小红同学在镜子前用塑料梳子梳头,她发现头发会越梳越蓬松,这是因为摩擦后头发带了 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 这种使头发带电的物理过程称为 .17.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的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做起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 显示出来;(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用 ;A.小钢球B.小铅球C.塑料泡沫小球(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2)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A.带负电B.不带电C.二者都有可能(5)要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有关,他要进行的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四、作图题18.在图中A、B两个球都带正电荷,画出球B受到球A的作用力的示意图。参考答案:1.B2.C3.D4.C5.B6.A7.C8.D9.D10.A11. 摩擦起电 排斥 吸引12. 导体 绝缘体 导电 绝缘体 漏电13. 正 得到 气14. 带正电 带负电15. 毛皮 负 排斥16. 同种 摩擦起电17. 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 C 电荷间距离越小 C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