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亡羊补牢》是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寓言二则》中的第一则,讲了养羊人的羊圈破了个洞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他才幡然醒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羊的小故事。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寓言故事,该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想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学目标1.认识“寓、则、亡”等10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3.比较句子的不同,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词句读懂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说“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寓意。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图猜成语。准备好了吗?(出示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坐井观天的图)师: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有什么共同点吗?师:他们都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2.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寓言王国,学习新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板书:寓言二则亡羊补牢齐读课题。3.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本文指羊圈)。亡羊补牢的意思:丢失了羊,才去修补羊圈。交流识记“寓”“则”的识记方法,字理识记“亡”。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带拼音的词语多读几遍。2.字词检测。师:现在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这些词语。羊 圈 juàn 圈quān画窟窿kū long 街坊jiē fang 结实jiē shi叼走diāo zǒu 劝告quàn gào 后悔hòu huǐ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三、精读课文,体会寓意。1.默读课文,想一想:养羊人丢了几次羊?羊丢失后养羊人分别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在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学生回答: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两次)2.第一次丢羊。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用“——”画出来。板书:圈破 丢羊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丢羊的原因。第一次丢羊以后,街坊是怎么劝他的?养羊人又是怎样回答的?教师追问:而他又是怎么做的?课件展示: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指导朗读,体会街坊的担心和着急。出示句子: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不改变句意,试着换一种说法说一说。(体会养羊人不听劝告和不以为然的态度)分角色朗读街坊和养羊人的对话。养羊人不听劝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所以,第二天早上……出示: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哪个句子和词语中读出来的?(两个又)师小结:这两个“又”字说明了养羊人不听劝告的结果。3.第二次丢羊第二次丢了羊之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 结果怎样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填一填。想法: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做法: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结果: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4.比较两个句子哪个更好?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第二个句子加了“赶紧”一词,体现了事情的重要和紧迫,说明养羊人行动很迅速。)5.指导朗读。抓住“后悔”一词体会养羊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到修补羊圈的重要性。抓住“赶紧”一词体会到养羊人行动迅速,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6.讨论:《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有句话就是这样说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四、联系生活,发表感悟。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情,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小结:所以说犯错不怕,只要我们能像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一样知错能改,就还不晚。因此,人们经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五、总结学法,拓展延伸。1.学好寓言的方法:理解题意--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希望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时,也能用到这样的方法。2.播放《杞人忧天》视频,学生体会,教师点拨。教师总结:对于不会发生或毫无根据的事没有必要过多忧虑。六、作业布置,推荐阅读。1.将这则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2.推荐阅读《中国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板书设计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圈破 丢羊 不听劝 又丢羊 知错就改修好羊圈 再未丢羊 为时不晚教学反思寓言是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体裁。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猜谜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题目入手,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学生。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结合课文插图,抓住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使学生读懂故事内容,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重视朗读指导,分角色朗读,在读中感悟,体会寓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从中受到的启发,加深理解,使目标落实到位。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去阅读更多的寓言,获取知识,明白道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