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经济生活的计算题是最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而且呈现越来越复杂的趋势。试题常常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素材为命题切入点,设置计算情景和条件,考查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题不仅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还要求考生把握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在答题时,由于对概念的外延界定不准确,对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清楚,对计算公式把握不准,不能按题目要求分步计算、转换,而常常出错。针对存在的问题,下面以经典试题为例加以简析。(-)关于价值量的计算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若其它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1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例2 (2011 年高考上海卷)假设某企业2010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每件甲产品的价格为28 元,201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 2011 年的价格分别是 ( )。A.40 元 32 元 B.40 元 50 元 C.30 元 50 元 D.45 元 32 元 例3 (2011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10 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 132 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 2011 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 1452 万元 B. 1320 万元 C. 1210 万元 D. 1100 万例4 (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例5 (2009年高考江苏卷)假定本来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A.2 B.4 C.8 D.16例6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假定去年生产l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l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l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2013年高考全国卷大纲版24)假设某国M产品只由甲、乙两家企业提供,售价为10元。2011年,甲企业生产500万件,乙企业生产400万件。2012年,甲、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一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产品的价格和社会总价值分别是( )A.5元 9000万元 B.10元 9000万元C.5元 18000万元 D.10元 18000万元(二)关于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的计算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用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2013年高考海南卷1)2012年某国国民经济总体上是平衡的,假设2013年该国待售商品量增加14%,货币流通速度提高5%,物价水平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民经济要保持平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应A.减少11.8% B.增加11.8%C.减少1 6.2% D.增加16.2%例7 (2012年高考海南卷)M国2011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总额为30万亿元。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A.0.5次/年 B. 1次/年 C. 2次/年 D. 3次/年例8 (2012高考海南卷)若M国货币流通速度加快20%,国内生产扩大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大致是A.下降10% B. 上升10% C.上升30% D. 上升50%例9 (2007年高考四川卷)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三)关于商品需求量计算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例10 (2007年高考海南卷)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四)关于企业利润计算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生产总值超过生产成本的差额就是利润。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投入少,产出高,利润增加,在竞争中处于利地位。(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卷13)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24美元,一年后交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的同时汇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1美元=6.27人民币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A. 下降0.835% B. 下降0.76% C. 上升0.83% D. 上升0.76%例11 (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利润/资产)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A.6% B.10% C.12% D.15%例12 (2008年高考重庆卷)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 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例13 (2009年高考辽宁卷)某企业年初自有资本4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当年贷款的年利率为8%,企业的毛利润率(毛利润/总资产)为10%,则企业的年净利润为 A.29.2万元 B.32万元 C.39.2万元 D.42万元 (五)关于股票的价格计算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2014福建卷)从收益最大化的角度,你会选择表2中哪种理财产品表2理财产品股票债券基金保险投资(万元)4628年预期收益(万元)0.30.350.20.25A.股票 B.债券 C.基金 D.保险例14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后可获得5%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息为4%。一投资者若以1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 A.12500股 B.10000股 C.8000股 D.7500股例15 (2006高考年四川卷)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率为3%,当其他条件不变,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2.5%降为2%时,他的股票A.升值35000元???? B.升值30000元 C.贬值25000元???? D.贬值20000元(六)关于分配方式计算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例16 (2010年高考安徽卷)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A.44000元 26000元 B.36000元 19000元C.49000元 21000元 D.44000元 11000元例17 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卖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2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A.10万元 B.9万元 C.8万元 D.7万元(七)关于税收的计算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额与应税对象数额和税率成正比。例17 假定小张和老赵某月的工薪收入分别为3400元、9000元,结合图表,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1,500元3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注☆:指个人月工资、薪金所得减去3500元以后的余额A.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具有累进性质 B.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C.小张该月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D.老赵该月应缴纳510元的个人所得税例18 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其付出的款项包括:布料的销售价850元,增值税金144.5元(850元乘17%的税率)。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商店,其销售价为1500元。服装厂应缴的增值税金是A.110.5元 B.255元 C.85.9元 D.144.5例19 (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I)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①使餐馆少缴纳6元税款 ②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八)关于利率的计算存款利息是银行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存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水平。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2014新课标Ⅰ)按现行规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年利率)一年期为3%,两年期为3.75%。老陈有10000元闲置资金,准备存两年,那么,这笔钱以一年期连续存(第一期利息计入第二期本金)两年的利息比存一个两年期的利息 A.少141元??? B.多141元???C.少150元???D.多150元(2014年天津卷)某商业银行发售的一款理财产品期限为133天,认购金额在5万610万元之间的预计到期年化收益率(即当前收益率算成年收益率)为6.20%。一市民购买7万元该产品,其预期收益的计算方法为A.70000×6.20% B.70000×6.20%÷365C.70000×6.20% ÷365×133 D.70000×6.20%×133(2014江苏卷) 材料一 2013 年,以“xx宝 ”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 目前,互联网金融年化收益率一般为5.0% ,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3% ,活期存款利率为0.35% 。 巨大的利差让网民用鼠标投票,开始了银行存款的“搬家”。 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赢得了鲜花和掌声,一方面也受到审视和质疑。某普通民众:不用怎么打理,每天都有利息到帐,比存银行获得的利息多,感觉挺好的。某银行业从业人员:我们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地位和优势抵制“ xx宝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推出类似的产品。某财经评论员:互联网金融抬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干扰了货币市场秩序,且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应该取缔。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如果你家在银行有 10万元定期1年的存款,已存了6个月,你会建议父母此时将这笔钱“搬 ”入“xx宝 ”吗?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自己作出选择的理由。 (假设材料一中的数据保持不变)答案:建议不“搬”。理由: ①从投资收益看,定期 1 年获得的利息为:100000×3. 3% ×1 = 3300(元);取出后存入“xx宝 ”,1 年可获得的利息为:175+2504.4 = 2679. 4(元)由计算可见,不“搬 ”获得的利息更多一些。(2013·江苏单)王某手中有现金30 万元,本来想用这笔钱进行扩大再生产,预期年收益率为10%。王某妻子认为,现在房价每年也会上涨10%,可以再从银行贷款70 万元买一套价值100 万元的房产进行投资(假定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且利息一年后一次性支付)。经考虑,王某采纳了妻子的建议进行房产投资。王某之所以作出这种选择,是因为在不考虑税费等因素的情况下,买房比扩大再生产投资( )A.年预期收益增加4 万元 B.年预期收益率高23%C.年预期收益增加2.8 万元 D.年预期收益率高10%例20 (2012年高考福建卷)假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 630.00 ,美元存款年利率为 3 %,人民币一年期储蓄利率为2.5% ,一年期国债利率为3.7%。不考虑其他因素,分别用10000元人民币进行一年的投资,其收益对比正确的是 A.人民币储蓄存款大于购买国债 B.购买国债大于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C.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等于购买国债 D.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小于人民币储蓄存款例21 (2010高考浙江卷)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C.甲乙两国资金呈现等量流动 D.甲乙两国之间结束资金流动例22 (2009年高考上海卷)农民工小张返乡创业获切当地银行40万元贷款支撑,贷款期限2年,贷款年利率5%。如果按复利计算,贷款期满时小张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A.2万元 B.4万元 C.4.1万元 D.4.2万元例23 (2009年高考广东卷)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78%(整存整取),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7.9%。小张年初存人了1万元半年定期存款,到期时 A.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上升 B.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下降。 C.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没有变化 D.CPI变化对小张没有任何影响 例24 (2007年高考北京卷)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九)关于汇率变化的计算题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例25 (2005年高考全国卷)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人民币元。—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 例26 (2009高考海南卷)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10%,其余条件不变,从购置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A.1:4.95 B.1:5 C.1:5.6 D.1:6.05【简析】B 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为10%,据此可以判断出,2008年M国货币贬值,1.1单位货币相称于2007年的1单位货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了,据此,M国和N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得出:1.1 :5.5=1:5,故B项正确。例27 (2009年高考四川卷)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丧失1600元C.损失了美元160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例28 (2010高考新课标卷)依照中国一东盟自在商业协定,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假如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施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履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离为A.80,84 B.84,80 C.84,64 D.84,100(十)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物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用公式表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例29 (2008年高考上海卷)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某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览表项目吃穿用其他总计金额(亿元)170050017001004000A. 温饱水平 B. 小康水平 C. 富裕水平 D. 极度富裕例30 (2011年高考上海政治卷)右表为市民袁先生家2010年的开支清单。据此可算出恩格尔系数约为A.27% B.42%C.38% D.32% 针对近几年的高考计算题的命题特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 关注高考,明确高考计算题的类型和要求。《经济生活》中涉及计算的知识点有十个左右,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股票价格、经济效益与利润、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银行利息、恩格尔系数、汇率等。2. 夯实基础,准确掌握相关知识和公式。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必须依托一定的教材知识,因此,过好教材关,准确掌握相关知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3. 加强训练,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和技巧。日常生活中的加减乘除随处可见,经济生活中的数学计算就在所难免。要加强计算题的专项练习,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充分利用经典习题,寻找、发现自己的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