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2 以礼待人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2 以礼待人 教案

资源简介

《以礼待人》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八年级上 课时:1课时
一、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道德修养: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法治观念: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 健全人格: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
二、学情分析(说明学习者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关于文明有礼主题,小学阶段已经有所涉及,学生对文明有礼基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礼貌待人。但是,对于为什么要以礼待人,文明有礼的意义和价值,如何在具体的情景中做到文明有礼,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八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部分学生对遵守文明礼仪等道德规范持消极态度,有的学生缺乏对基本的礼的尊敬,甚至一些学生对升国旗等庄严、神圣的活动也不重视。有些学生对优良的中华传统礼仪认识有偏差,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传统礼”“烦琐礼”,需要从这些礼的源头讲起,给学生把道理讲明白,讲透彻,从而激发学生对礼的兴趣和尊重之情。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重难点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 确立依据:学生从直观上分析、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礼时,常从这个人外在的表现阐述,而容易忽略外在表现背后的因素。因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们行为体现出的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和对国家、社会的影响,将文明有礼的作用作为教学重点。本框的教学难点有两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逐步增强,人们对一些传统的礼不再坚持;有的学生缺乏对基本的礼的尊敬,对优秀的中华传统礼仪认识存在误区。因此将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和如何在实践中做到文明有礼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说明教学的环节、具体的师生活动及其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英雄,我们接您回家》 2.提问:我国为什么要举行如此隆重庄严的仪式接抗美援朝的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3.导入新课:我们用如此庄严隆重的仪式接英雄回家,是想用这最高的礼仪表达祖国和人民对为祖国浴血奋战的英雄的缅怀和尊重。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礼仪?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礼仪,了解如何以礼待人。 看视频,回答问题。 1.让学生从国家庄严隆重的仪式中,感受到礼仪的重要和国家、人民对英雄的尊重和缅怀。 2.让学生铭记历史,不要忘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环节一:识礼篇 1.活动一:我是“礼仪解说员” (1)展示图片 ① 公职人员对烈士鞠躬 ② 新闻联播主播给观众拱手拜年 学生小组讨论: 你知道这些动作代表的含义吗?你还知道哪些中华传统礼仪?请同学来当礼仪解说员。 (3)教师引导: ①展示图片: 从古代长者先行到现代给老人让座; 从古代程门立雪到现代上课向老师鞠躬问好 ②启发学生: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从古至今,礼仪的形式或许在变,但礼仪中不变的精神是什么?你能总结出礼的含义和特点吗? 2.小结: (1)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从古至今,礼仪的形式或许在变,但礼仪中不变的精神是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礼主要表现为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环节二:达礼篇 1.活动二:我是“礼仪网评员” (1)请学生评论第一则新闻《游客为拍照摇海棠树》 ① 展示新闻图片: 今年四月,北京陶然亭公园三代人一起摇海棠树 女子是为给穿着传统汉服的祖孙俩拍出花雨效果的照片才摇树的 ②学生小组讨论: 你认为这样拍出来的照片美吗? 你怎样评价他们的行为? 学生解说两种动作代表的含义。以小组为单位,介绍中华优良的传统礼仪。 师生一起分享研讨的结果,初步形成共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回答问题。 经过小组活动和互助学习,培养学生协作探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礼仪,领会礼的内涵是尊重、谦让、与人为善。 通过新闻热点评论的活动,培养学生树立关注社会热点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请你来当新闻评论员,说说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③教师引导: 他们虽然穿着中国传统服饰,却没能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这样无礼的行为不仅对他人赏花带来不便,破坏公园环境,而且还给城市形象带来损害。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国家出台了哪些措施严惩不文明行为者。 ④请学生评论相关新闻《不文明行为影响个人信用》 探究:你认为国家这样立法的目的何在? 文明有礼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教师引导: 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建立全国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有效期限为一到两年。游客不文明行为形成后,或将受行政处罚,旅游主管部门将通报到游客本人个人,提醒其采取补救措施,必要时会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银行等征信机关通报。不学礼,无以立。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不讲文明礼仪将无法立身处世。同时,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措施,也是为有效制止不文明行为,给社会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环境。 (2)请学生评论第二组新闻《温暖的瞬间》 ① 展示新闻图片: 董卿跪着采访许渊冲 小男孩为后面进来的人把门推开 小朋友地震得救后向就他的军人敬礼 司机礼让行人,行人为司机点赞 ②学生小组讨论: 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通过国家出台的措施探寻背后的原因 用心感受画面传递出的社会正能量。 通过展示上个新闻事件的相关新闻,帮助学生认识到不讲文明礼仪,不仅会受到道德的潜则,还会受到法律制裁,同时还要承担个人信用受损的后果,从而得出文明有礼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通过播放这些温暖的瞬间,让学生感受到文明有礼的社会传递出的正能量。
③教师引导: 这些感人的瞬间让我们感到了社会的和谐与温暖,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也愿意用这些礼仪善举将温暖传递。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相处,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因此,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也能促进社会和谐。 (3)请学生评论第三条新闻《习近平外交故事》 ① 播放视频:《习近平外交故事》 ②学生思考: 看完视频后,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个瞬间?习近平主席在外交活动中,展示出一个怎样的中国形象? ③教师引导: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习近平主席的在对外交往中,展示出了一个热爱和平、负责、友好的中国大国形象,为我国赢得了好的国际声誉和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2.小结: 文明有礼有什么重要意义?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个人)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国家) 环节三:学礼篇 活动三:我是礼仪志愿者 (1)提出任务:加入你是世界军运会的礼仪志愿者,你遇到以下情景,会怎么办呢? (2)学生分组讨论,请代表上台演绎 看视频,观察细节,感受大国外交的风采,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 信心。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外交故事,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
①如果你是世界军运会的志愿者,有外国友人迷路了,你会如何帮助他? ②观看比赛项目时,你会怎样提醒旁边站立大声喧哗的观众? ③升国旗、奏国歌时,你觉得站姿应该是怎样的? ④你很疲惫的回到家里,发现妈妈做的菜很咸,你心里不是很高兴,这时,你会…… (3)学生评价表演的同学礼仪是否符合规范 教师引导: 刚才通过同学们的表演,我们感受到无论是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我们都需要讲礼仪、懂礼貌。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思考、学习和践行,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将礼仪的好少年。我们在学习礼仪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2.小结: 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 (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拓展空间: 遇见更好的自己 1.拓展活动:从语言、态度、行为上审视自己还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你希望未来自己会有哪些进步?请写下你的承诺。 2.拓展活动:制定一份家庭礼仪公约,督促全家人遵守,创造良好家风。 教师寄语—— 在祖国七十华诞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迎国庆、助军运,讲礼仪,树新风”,为了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严格要求自己,做新时代的礼仪好少年!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进行简单的情景演绎。其他组的同学对表演的同学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进行评价 思考如何践行 倾听、感悟 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 归纳小结 布置拓展空间的任务 情感升华,激励学生做新时代礼仪好少年
五、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六、巩固练习
1.与“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意思相近的选项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说过:“礼貌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礼貌“比什么都值钱”体现在 ( ) ①礼体现在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②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文明有礼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④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社会礼仪在每个方面都有一些具体要求。我们要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习惯。社交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 ) ①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观察和思考,日积月累 ②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繁琐礼仪,而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 ③我们要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 ④抛弃一切传统礼仪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说岳全传》上有这么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喂,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老人不但没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人便耐心地给他引荐指引。 (1)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 (2)你是怎样看待文明有礼的? (3)有关礼貌的名言很多,请搜集几条写在下面。 5.吃过晚饭后,爸爸在看新闻联播,这时小华想起今天有《喜羊羊与灰太狼》可看,小华马上抢过遥控器换了频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时门铃响了,爸爸说:“小华,帮爸爸开开门,爸爸正忙着呢。”小华非常不情愿地走过去开门,开门一看,原来是爸爸的同事,小华也没说什么,马上跑回去继续看他的动画片。叔叔送给小华一辆小赛车,小华马上说:“这礼物我不喜欢,不用送了。”丢下礼物就走了。爸爸和叔叔谈话时,小华嫌吵,把电视的音量调得更大了。过了一会儿,叔叔要走了,爸爸去送叔叔,小华仍然看他的动画片。 (1)在以上情境中,你能看出小华哪些地方不符合礼貌的要求吗? (2)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2.D 3. A 4.(1)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2)文明有礼的意义: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文明有礼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