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总复习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总复习试卷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总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19世纪末,海军上将梯尔匹茨奉德皇之命将德国海军建成一支可以向英国皇家海军挑战的强大部队。这反映了德国
A.预谋与英国争霸世界??????? ???B.在欧洲拥有显著地位
C.欲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D.要助殖民地实现民族解放
2.阅读下表,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表中变化的外部原因是: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
? C.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D.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
3.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A.?西方列强???B.?满族人民??C.?满清贵族(清政府)??D.?少数民族
4.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的开创性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
九年级同学小谢在学习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整理学习资料,请你帮忙完成5—8题。
5.科学技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挥重要作用,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首次在战场使用的化学武器是
A. 远程大炮 B. 坦克 C. 飞机 D. 毒气弹
6.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欧洲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即“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列强在( 统治的“新秩序”。
①欧洲 ②西亚 ③非洲 ④拉丁美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巴黎和会失败后,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在五四爱国群众运动的压力下北洋政府
①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③收回青岛 ④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8.二战前夕,意味着法西斯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的是????
A. 兴建大规模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确立战争经济体制
B. 大力发展以军备工业为基础的重工业
C. 宣布实现普遍兵役制,把军队人数扩大数倍
D. 推行反犹、排犹政策
9.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统一的全国性革命组织,即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强学会 D.中国国民党
10.下列会议内容或影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的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④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 ②①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④①③
11.2014年9月21日,传奇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被拖往俄罗斯国防部船厂进行修理。使“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闻名于世的事件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太平洋战争
12.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曾传唱大江南北,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
之情。歌曲《松花江上》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3.下图,是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14.阅读右图,首先在该杂志上发表文章,系统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
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A. 胡适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鲁迅
15.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前夕,曾对美国民众说“我们唯一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下列选项中,对“恐惧”原因的理解最为贴切的是
A.30年代大危机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法西斯主义肆虐 D.胡佛竞选失败
16.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派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A.胡适 B.李大钊 C.鲁迅 D.陈独秀
17.人们后来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说明陈独秀、李大钊在中共建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中“南”所指的地方是
A. 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武汉
18.201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等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每年的
A.4月30日 B.8月15日 C.9月3日 D.9月2日
19.“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名言生动准确地概括了 爆发前,广大学生当时所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
A. 一二·九运动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20.中共中央军委曾给某次战役的前线指挥部发了这样的电报:“现在不是……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这一战役应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张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4分)
材料二:沿着复兴路,共筑“中国梦”。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浓缩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
【千年局变】 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2)“巨变”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为什么这是“历史性巨变”?(3分)
【中国新生】 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3)请你说说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事件及其历史意义。(3分)
22.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淮海战役中国民党被俘将领杨伯涛回忆:经过几十里的行程,……呈现出千千万
万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作战的伟大场面。我当时就大为感慨,认为18军的最后败灭,非战之罪,应归咎于脱离人民群众,进而敌视人民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大海里淹没了。
?????????????????????—王弊书等《中共华中工委史略》
??(1)据材料一,说说淮海战役获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此次战役期间进行的另一场战略决战是什么?(2分)
材料二:林肯的话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他说:“倘若没有黑人的支持,北方将无法取得胜利。”????????????????????????—崔连仲等《世界通史》
??(2)林肯政府当时颁布了什么法令获得了黑人的支持?材料三中的“胜利”是指哪场战争的胜利?(2分)
材料三: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给苏维埃机关的信中写道:1920年对余粮征集额的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人民版高中教材《历史(必修2)》
??(3)苏俄新经济政策中的哪项具体措施解决了材料四中提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材料四: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焦裕禄
(4)根据材料四,请你谈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向焦裕禄学习?(2分)
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期
时间
标 志
战 线
原 因
第一次
合 作
北伐战争
1924~1927

革命统一战线
共同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帝反封)
第一次分 裂
土地革命
1927~193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蒋介石等叛变。共产党建立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
第二次
合 作

1937~1945
蒋介石发表
八·一三宣言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第二次
分 裂

1946~1949
1946.6 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蒋介石实行独裁,发动内战
(1)根据表格内容在①②③④填上合适的内容。(4分)
(2)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第二次合作有什么重大影响?(2分)
(4)列举第二次分裂时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2分)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推翻幕府统治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它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亚洲强国。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成为战败国,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采取扶持日本的政策,同时日本政府也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成为了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教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发展的原动力。”
请回答:
(1)?从历史学习角度而言,你认为材料一是对明治维新哪一方面的认识?(2分)
(2)明治维新具有什么性质?请你写出在政治上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具体内容。(4分)
(3)通过上面(1)—(3)问的回答,结合三则材料内容,你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中借鉴些什么?(4分)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要从今天起,重新来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一心一意的来革命。”???????——孙中山
材料二???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
(1)依据材料一说出孙中山创办这个“军官学校”的目的。(2分)
(2)他曾经是这个“军官学校”的校长,但后来背叛了革命,建立了反动的南京国民政府。请问他是谁?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什么阶级的利益?(2分)
(3)材料二中“卖国军阀之势力”具体指什么?(2分)
(4)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分)
(5)材料一中的“军官学校”与材料二中的“出师北伐”有什么关系?(2分)
26.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央视一套隆重播出电视剧《中国192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年波澜壮阔,90年壮丽辉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南湖红船”上召开了重要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党?(2分)
(2)“八一枪声”是在哪个地方打响的?重大的历史意义?(2分)
(3)“长征壮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会议?这次会议在我党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2分)
(4)“抗日烽火”中,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中华民族出现了空前团结抗战的局面。试举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例各一例。(2分)
(5)“建国大业”离不开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等元帅的传奇、坎坷、辉煌的一生。请你说出以上几位元帅在解放战争中做出的重大贡献(即参加的历史重大事件)?(2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总复习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1)
(2)

(3)
22. (1)
?(2)
?(3)
(4)
23. (1)
(2)
(3)
(4)
24.(1)
(2)
(3)
25.(1)
(2)
(3)
(4)
(5)
26.(1)
(2)
(3)
(4)
(5)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总复习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B
D
A
C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A
A
D
B
C
A
B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共10分)
(1)1926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后进行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反动军阀和外国列强;(2分)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2分)
(2)辛亥革命。(1分)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分)
(3)新中国的诞生(1分);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真正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2分)
22. (1)原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战略决战:平津战役。(2分)
?(2)法令:《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战争:南北战争(美国内战)。(2分)
?(3)措施?: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或农民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2分)???作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分)
(4)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2分)
23. (1)①国民党一大的召开②抗日战争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④解放战争(4分)
(2)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2分)
(3)促成了全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2分)
(4)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任意两例即可)
24.(1)历史意义。(2分)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政治上,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4分)
(3)坚持改革;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政策;重视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4分)
25.(1)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2分)
(2?)蒋介石;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2分)
(3)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2分)
(4)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2分)
(5)①都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取得的成果。②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国民革命军英勇奋战是北伐胜利进军的基本原因。(意思相近即可) (2分)
26.(1)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2分)
(2)南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分)
(3)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
(4)台儿庄战役(或徐州会战);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举其它符合题意的战例也可)。(2分)
(5)彭德怀转战陕北,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指挥淮海战役,朱德指挥渡江战役(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