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化学反应的方向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某温度下,在①、②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CO2(g) H2O(g)+CO(g),K=2.25。物质的起始浓度如下表:容器编号 起始浓度(mol·L-1)H2 CO2 H2O CO① 0.1 0.1 0 0② 0.2 0.1 0.2 0.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②中反应逆向进行 B.平衡时,①中c(CO2)=0.04mol·L-1C.①、②均达平衡时,各组分浓度相同 D.①中H2的平衡转化率为40%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熵增的是A.N2(g) + 3H2(g)2NH3(g) B.NaOH(aq)+ HCl(aq) = NaCl(aq)+ H2O(l)C.C(s) + CO2(g) =2CO(g) D.NH3(g) + HCl(g) = NH4Cl(s)3.已知2A(g) 3B(s)+C(g) ΔH<0, 假设ΔH和ΔS不随温度而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温下能自发进行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C.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自发反应就是一定不能实现的反应B.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和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C.反应2Mg(s)+CO2(g)=C(s)+2MgO(s) 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D.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1 能自发进行,原因是熵增效应大于焓增效应5.下图为物质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降温曲线,已知葡萄糖的溶解会改变水的凝固点,且改变值与葡萄糖的浓度成正比。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结冰是熵减的过程B.由TB′C.由TB″D.B′C′与B″C″温度不断下降,是由于水的不断凝固改变了溶液的浓度,进而改变了水的凝固点6.对于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H= 905.8 kJ 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须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B.升高温度、增大压强都有利于提高NH3的平衡转化率C.0.4 mol NH3与0.5 mol O2充分反应可释放90.58 kJ的能量D.及时分离出混合体系中的水可以促使平衡正向移动7.某化学反应其△H=-122kJ/mol,△S=-231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A.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B.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C.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D.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8.下列过程属非自发的是A.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B.室温下水结成冰C.气体从高密度处向低密度处扩散 D.煤气的燃烧二、非选择题9.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过程吸热还是放热?体系的混乱度增大还是减小?(1)Fe(s)→Fe(g)______(2) ______(3) ______(4) ______10.判断下列反应的熵值的变化,在横线上填入“增大”“减小”或“不变”。(1):_______。(2):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A.②中反应开始时Q=B.设①中达到平衡时CO浓度为xmol/L,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平衡时氢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均为(0.1-x)mol/L,一氧化碳和水浓度均为xmol/L,,解得x=0.06mol/L,则平衡时二氧化碳浓度为0.04mol/L,B正确;C.由题给数据可知,反应①平衡时,水蒸气和一氧化碳的浓度相等,反应②中水蒸气和一氧化碳浓度不相等,由方程式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水蒸气和一氧化碳浓度依然不相等,则①、②均达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不相同,C错误;D.①中反应转化的氢气浓度为0.06mol/L,则转化率为60%,故D错误;故答案选B。2.C解析:A.反应N2(g)+3H2(g)2NH3(g)中,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减小,混乱度减小,熵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B.反应NaOH(aq)+HCl(aq)=NaCl(aq)+H2O(l)中,正反应方向离子浓度减小,混乱度减小,熵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C.反应C(s)+CO2(g)=2CO(g)中,正反应方向气体的体积增大,混乱度增大,熵增大,故C符合题意;D.反应NH3(g)+HCl(g)=NH4Cl(s)中,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减小,混乱度减小,熵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3.A解析:2A(g) 3B(s)+C(g) Δ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ΔS<0,要使△H-T △S<0,则T为低温,所以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故选:A。4.D解析:A.改变反应条件可使非自发反应转化为自发反应,如碳酸钙的分解在低温条件下是不能自发的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是自发进行的反应,故A错误;B.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ΔG=ΔH-TΔS为判断反应自发性的判据,焓变或熵变不能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故B错误;C.反应2Mg(s)+CO2(g)=C(s)+2MgO(s)的ΔS<0,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应满足ΔH-TΔS<0,则ΔH<0,故C错误;D.反应NH4HCO3(s)=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1的ΔS>0,ΔH>0,反应能自发进行,应满足ΔH-TΔS<0,因此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熵增效应大于焓增效应,故D正确;故答案选D。5.C解析:A.水结冰是由液态转化为固态,是熵减的过程,A项正确;B.由图可知,TB为纯水的凝固点,但是TB′C.由TB″D.由图可知,B′C′与B″C″温度不断下降,主要是由于水不断凝固改变了溶液的浓度,进而改变了水的凝固点,D项正确;故答案选C。6.D解析: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S>0的反应,根据△H=△H T△S<0,须在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H3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H3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故B错误;C.4NH3(g)+5O2(g)4NO(g)+6H2O(g) △H= 905.8 kJ mol 1,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0.4 mol NH3与0.5 mol O2充分反应可释放的能量小于90.58 kJ,故C错误;D.及时分离出混合体系中的水,平衡正向移动,可以促使平衡正向移动,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7.B【分析】依据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结合温度分析计算,△H-T△S<0说明反应自发进行,△H-T△S>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解析:△H-T△S<0说明反应自发进行,△H-T△S>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H-T△S= -122kJ mol-1-T×(-231×10-3kJ mol-1 K-1)= -122+231×10-3T,当T较小时,△H-T△S=-122+231×10-3T<0,所以反应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故选B。8.B解析:A. 自然界中水由高处向低处流是自发过程,故A不符合;B. 室温下冰的融化是自发过程,其逆向室温下水结成冰是非自发的,故B符合;C. 气体从高密度处向低密度处扩散是自发过程,故C不符合;D. 煤气的燃烧是自发过程,故D不符合;故选B。二、非选择题9.(1)吸热;熵增大(2)放热;熵减小(3)放热;熵减小(4)吸热;熵增大【分析】同种物质由固体到液体,由液体到气体过程属于吸热过程;常见的反应中:大多数化合反应、物质的燃烧、酸碱中和、铝热反应、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的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等属于吸热反应;熵是用来描述体系的混乱度,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物质溶解过程、气体扩散过程、同种物质由固体到液体,由液体到气体过程、反应中气体系数增大的反应都是熵增大的过程,据此解答。解析:(1)Fe(s)→Fe(g)物质由固体到气体变化,需要吸收热量;体现混乱度增大,属于熵增大的过程。(2)为氢气燃烧,属于放热反应;反应中气体系数减小,属于熵减小反应。(3)是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反应中气体系数减小,属于熵减小的反应。(4)是NaOH在水中电离的过程,固体溶解属于吸热过程;混乱度增大,属于熵增大的过程。10. 减小 不变解析:(1)反应中,气体分子数减少,混乱度减小,熵减小;(2)反应中,气体分子数不变,混乱度几乎不变,熵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