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章节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没有染色体的一组是( )
A.酵母菌、乳酸菌 B.大肠杆菌、念珠藻
C.颤藻、猪肉绦虫 D.HIV、水绵
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须依赖于生物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B.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为酶提供了大量附着位点
C.某些生物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D.某些生物膜上可发生能量转换和进行物质运输
3.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植物和蓝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B.易溶于水,在人体内可被消化
C.与淀粉一样都属于多糖,二者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
D.水解的产物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4.细胞学说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该学说( )
A.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B.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基础
C.将细胞划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D.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
5.如图,a、b表示两种生物体的细胞,下列关于两种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都是真核细胞,④和⑨中都含有DNA
B.a、b分别是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a有细胞壁、无b中的⑧,b无细胞壁
C.蓝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蓝细菌细胞中也含有⑨
D.用纤维素酶分别处理a、b细胞的外层结构,a细胞的外层结构将被破坏,b细胞不受影响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及DNA等
B.蓝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营养方式为自养,后者营养方式为异养
C.颤蓝细菌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前者含光合色素,而后者含叶绿体
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多样性
7.下列概念不能用如图来表示的是( )
A.①表示糖类,②~④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
B.①表示真核细胞,②~④分别表示动物、植物、真菌
C.①表示固醇②~④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
D.①表示含C、H、O、N的化合物,②~④分别表示脂质、蛋白质、核酸
8.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是细胞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糖类
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则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
C.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无细胞结构,专营寄生生活,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又是系统,同时还是个体
C.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D.细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10.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及其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总和
B.转换成高倍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亮
C.高倍镜下,转动粗准焦螺旋以快速找到观察材料
D.换用高倍镜观察细胞,能看清细胞内的细胞骨架
11.下列关于细胞和生命活动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单细胞生物体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2.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实验都要用到显微镜。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常需要换更小的光圈
B.在将5×的低倍目镜换成15×的高倍目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为原来的1/3
C.在换高倍镜观察叶绿体时,若视野中图像模糊,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D.在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时,若叶绿体在视野中逆时针转,则它实际上是顺时针转
二、多选题
1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阿格雷与另一位科学家发现了细胞膜上专门供水分子进出的通道,要想证实细胞膜上的水通道是否是蛋白质,一般情况下,最好不用哪些同位素进行标记( )
A.15N B.35S C.3H D.18O
14.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核膜是双层膜,外膜常与内质网相连
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C.不同细胞内,核仁的大小是一定的
D.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15.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大小一致的20个细胞,则换成100×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5个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上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向应是逆时针的
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
16.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膜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
B.人体的红细胞成熟后,无细胞核和细胞器,更没有核孔
C.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也具有选择性的调控作用
D.DNA和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三、综合题
17.显微镜是我们了解生物微观结构常用的工具。
(1)利用光学显微镜不需染色就可以观察到的细胞器有 ,需要用 染色才可以观察到线粒体。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RNA的分布时,先用 水解,再用 染色。
(2)台盼蓝是一种细胞活性染料,常用于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和细胞是否存活。活细胞不会被染成蓝色,而死细胞会被染成淡蓝色。请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台盼蓝染液、显微镜、HCl、清水等器材,验证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请完成实验步骤:
①准备2只培养皿,编号为甲、乙, 。
② 。
预期的试验结果及结论: 。
18.请根据下列结构模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填字母),它们在结构上与 C 等细胞的最显著的差 别是 ,A、B、C、D 都含有 (细胞器名称)。
(2)图 E 生物由 组成,该生物要依赖 才能生活。
(3)图中的 D 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如 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 酶,因此它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 生物。
19.林可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最近研究人员在林可霉素生产菌的细胞膜上鉴定出一种影响应胞外氮源分子的蛋白质(AflQ)。试回答下列有关该项研究工作的问题。
(1)若鉴别林可霉素生产菌属于细菌或真菌,下列指标可选用的是 。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核糖体
C.有无成形细胞核 D.有无内质网
(2)称取K2HPO4 0.5 g,谷氨酸 0.5 g,MgSO4·7H2O 0.2 g,FeSO4·7H2O 0.01 g,自来水或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调pH至7.2,100 ℃ 高压蒸汽灭菌15 min。以上林可霉素生产菌培养基配制流程的表述中,明显的错误是 和 。
实践表明,即便来自无性繁殖的细胞群体,当它们暴露在无菌环境中较长时间,仍会发生基因型和表型的改变。因此在抗生素大规模发酵生产前,仍需对接种的菌种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3)为鉴定林可霉素生产菌产抗生素的能力,图中培养皿丙中需预先涂布 。
A.林可霉素 B.生理盐水 C.大肠杆菌 D.林可霉素生产菌
(4)在表格中填写你对图中甲乙丙三个培养皿有关表述的判断(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
Ⅰ 甲培养皿中的菌落均不产林可霉素
Ⅱ 乙培养皿中的菌落基因型和表型均相同
Ⅲ 丙培养皿中的现象表明,抗生素可分泌到细胞外
Ⅰ Ⅱ Ⅲ
(5)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即便由乙培养皿至四个锥形瓶的接种量相同,培养皿丙中的圆圈也会大小不一,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包括 。
A.四个锥形瓶中菌体合成抗生素的能力不同
B.四个锥形瓶中菌体的生长速度不同
C.丙培养皿上涂布的样品浓度不同
D.丙培养皿的培养基厚度不均匀
(6)研究人员分别配制了以氨基酸Cys、Asp、Lys或Ser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并测定野生株和AflQ缺失株的生长量和抗生素产量,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以判断,膜蛋白AflQ感应的氨基酸是 。
20.原生动物也称为单细胞动物,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在其细胞膜下有一种特殊的细胞器刺丝泡, 在原生动物受刺激时,刺丝泡膜和细胞膜会发生融合,从而引起刺丝泡快速发射内含的功能性物质(主要是蛋白质),这对原生动物的捕食、防御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刺丝泡膜属于原生动物生物膜系统的一部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由 等结构构成的。刺丝泡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 的特性。
(2)组成刺丝泡膜的主要成分有 ,其中 是刺丝泡膜的基本支架。
(3)刺丝泡内的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这些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 方式形成多肽链,然后依次经过 的加工修饰, 最后被运送到刺丝泡内。
四、实验题
21.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据图回答:
(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器膜、核膜和 共同构成。这些生物膜的组成相似,主要由 组成。
(2)由图可知溶酶体丙起源于 (细胞器名称),内含多种 ,除了图 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 ,以保持细胞功能的稳定。
(3)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的。
(4)实验中用3H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①可以利用 技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转运过程。该细胞分泌的蛋白质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生命活动的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
②请判断甲图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依次是: 。请判断乙图中的d、e、f曲线所指代的生物膜依次是: 。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C
6.A
7.C
8.A
9.B
10.D
11.A
12.C
13.ACD
14.ABD
15.BD
16.ABC
17. 叶绿体、液泡 健那绿 HCl 甲基绿吡罗红 分别加入等量的 HCl和清水,再放入等面积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一段时间后取出,加2滴台盼蓝染色、制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颜色变化 甲组变蓝,乙组不变蓝,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18.(1) AB A、B 都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 没有 核糖体
(2) 核酸和蛋白质 活细胞
(3) 藻蓝素和叶绿素 自养
19.(1)CD
(2) 无有机碳源 培养基灭菌温度太低
(3)C
(4) × × √
(5)AB
(6)Asp
20.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 流动性 蛋白质和脂质 磷脂双分子层 脱水缩合 内质网、高尔基体
21. 细胞膜 脂质和蛋白质 高尔基体 水解酶 细胞内衰老的、损伤的细胞器 线粒体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内质网膜 、细胞膜、高尔基体膜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