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章 恒定电流8-1 电流 电阻一、教学目标1.了解产生电流的条件,理解电流强度的概念。2.电阻的概念及意义,了解导体、半导体、绝缘体、超导体的特点。3.掌握欧姆定理、电阻定律。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流强度概念、电阻定律。难点:理解电阻定律物理意义及超导体特性。三、教学器材计算机、投影仪、数字展示仪。四、教学建议教法建议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教学设计方案(一)引入新课我们家中要安装空调时,可能需要为它装配一条专用线。商店里有铜线、铝线,有粗的、细的,你知道买什么样的吗?(二)引出课程内容1.电流的形成(1)概念: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有自由移动的电荷(电子,正、负离子);(2)形成电流的条件导体两端存在电压。(3)电流的方向:习惯上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如图1所示。(a) (b)图1 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移动方向2.电流(1)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t的比称为电流。如图2所示。(a)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少,电流小 (b)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多,电流大图2 电流(2)公式:(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 A=103 mA=106μA(4)分类:直流电与交流电直流电:方向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直流电分为恒定电流和脉动直流电两类:其中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方向不随时间改变而大小随时间改变的电流称为脉动直流电。交流电: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做周期变化的电流。例题 金属导线中电流为1.6 A,在30 s内将有多少电子通过它的横截面积?解 已知I=1.6 A,t=30 s,则=(1.6×30) C=48 C又=1.6×10C,则(个)3.欧姆定律 电阻(1)欧姆定律: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欧姆定律的适应范围:由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组成的部分电路。(2)电阻: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3)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横坐标表示电压U,这样画出的I-U图像称为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图3 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4.电阻定律当材料一定、温度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如下图所示。ρ表示材料的电阻率,它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率大,说明材料导电性能差;电阻率小,说明材料导电性能强。 图4 决定电阻的因素由实验可知,物体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例如,金属的电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可制成温度计。但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可制成标准电阻。电阻率的单位:欧姆米( m)5.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1)导体: 电阻率ρ<10 m的材料称为导体。(2)绝缘体:电阻率ρ>10 m的材料称为绝缘体。(3)半导体:电阻率10 m<ρ<10 m的材料称为半导体。(4)超导体:大多数金属,当温度降到某一数值以下时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处于超导状态的物体称为超导体。(三)小结1.电流的定义、形成条件、公式、方向、单位及分类;2.欧姆定理、电阻定律内容、表达式;3.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的特点。(四)作业布置1.p39 4、5、6题 2.《技术物理练习册》(第3版)相关习题(五)教学说明1.要通过类比和分析使学生对电流、电阻等概念有个初步的理解。2.应用部分电路欧姆定理时,须知U、I、R同一段电路和同一时刻的各量时,才有。IUOUI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