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预习检测(1)长江三峡主要为U形谷。( )(2)人们常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地方。 ( )自主学习1.说出地貌的概念,并说出流水地貌的分类。2.列举常见的流水侵蚀地貌,指出不同流水侵蚀地貌在河流上的分布位置,并描述其地貌特征。X√2.1 流水地貌结合视频、图像,描述流水地貌的含义和特点。(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区域景观图,分析流水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综合思维)12结合实践观察,辨认身边主要的流水地貌类型及成因。(地理实践力)3上游中游下游河流不同地段地貌一样吗 形成原因是什么?思考流水地貌上游:发源于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侵蚀作用为主。中游:落差减小,流速减慢,侵蚀作用减弱。下游:地势平坦,流速慢,沉积作用为主1、将砂土堆成小山。2、将瓶中的水,从山坡上方缓缓倒下。塑料盒、砂土、一瓶水实验器材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演示流水侵蚀、堆积作用1.实验中反映了流水的哪几种作用形式?分别发生在山坡还是山麓?2. 实验中你看到了哪些流水地貌?实验思考随着倒水持续,沟谷形态发生了怎样变化 实验思考下蚀使河床加深侧蚀使河床拓宽溯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延长(1)流水侵蚀作用分为哪三种形式?(2)通常,河流上游河谷形态如何?河流下游河谷形态如何?河流的侵蚀作用示意图流水侵蚀作用发生河段及作用结果的差异下蚀侧蚀流水观察小旗子的变化,对比前后河谷在深度、宽度上发生的变化。侧蚀下蚀溯源侵蚀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向什么方向侵蚀?河水向不同方向侵蚀会对河谷产生什么影响?河流侵蚀示意图使河谷加深,形成V形谷使河谷拓宽,形成U形河床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延长河流流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的凹岸和凸岸原理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作用。在离心作用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河流流向侵蚀凹岸堆积凸岸②①凹凸AB挖沙、建河港应该在哪一岸?学以致用思考两岸差异的原因?A岸、B岸与①、②如何对应?分析A岸、B岸河岸陡缓,泥沙多少?流水侵蚀地貌(1)峡谷分布地区:湿润或半湿润山区特点:大多呈V字形两壁险峻陡峭深度通常大于宽度图 澜沧江“V”形峡谷流水侵蚀地貌(2)河流阶地分布地区:河谷两侧特点: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地面平坦土质较为肥沃图 澜沧江峡谷河流阶地阶地阶地图 曲流与牛轭湖流水侵蚀地貌(3)牛轭湖分布地区:平原地区特点:呈“Ω”形曲流牛轭湖图 牛轭湖形成示意流水侵蚀地貌(3)牛轭湖形成过程:河道弯曲形成曲流曲流颈部变窄河流切通曲流颈部,裁弯取直原有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流水侵蚀地貌(4)河曲的形成过程初期:河谷深而窄,呈V字形中期:河谷拓宽,出现曲流成熟期:河谷展宽呈宽而浅的槽形初期成熟期中期曲流的形成过程发展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特点 图示初期 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断面呈V字形 中期 河流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成熟期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河谷展宽,横断面呈宽而浅的槽形 练习(12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图甲中三段河谷AA′、BB′、CC′,分别对应图乙中的哪个河谷?其形态有何特点?答案 上游河谷AA′对应 Ⅰ ,河道较窄,岸壁较陡,呈V字形;中游河谷BB′对应 Ⅱ ,河谷逐渐开阔;下游河谷CC′对应 Ⅲ ,河谷更开阔,呈槽形。(2)(6分)三段河谷AA′、BB′、CC′处的侵蚀作用有什么差异?答案 河谷AA′以向源头侵蚀(溯源侵蚀)、向下侵蚀(下蚀)为主;河谷BB′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侧蚀)为主;河谷CC′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侧蚀)为主。课堂探究1:峡谷的特点和形成过程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的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座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和大宁河宽谷所组成,全长193 km。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人们传颂: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寥寥数语,概括描写了三峡的景色。问题1 (综合思维)长江三峡的峡谷形态是什么,有何特点?它是如何形成的?V字型河谷;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三峡地区地块上升,河流下切侵蚀而成。问题2 (地理实践力)三峡属于河流地貌中的哪一种?河流侵蚀地貌。课堂探究2: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和特点河漫滩河流阶地河漫滩河漫滩阶地河床枯水位 洪水位河谷中枯水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河流阶地地面平坦,组成物质颗粒较细,土质较为肥沃。A.河流阶地是河流间歇性地壳抬升和下切侵蚀交替进行的。B.阶地越向高处,年代越老。C.有几级阶地,就经历过几次地壳抬升期。D.阶地上沉积物颗粒大反应:河流径流量大,流水速度快,搬运能力强。阶地河床出露水面河谷拓宽流水侧蚀和堆积河流下蚀河床加深地壳抬升期地壳稳定期阶地面阶地斜坡特 点组成河流横剖面结构示意图河漫滩河漫滩阶地河床洪水位枯水位河谷中枯水时期出露、洪水期淹没的部分称为河漫滩。在河谷两侧常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流水侵蚀地貌——河流阶地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与特点:1.河流阶地是河流间歇性地壳抬升和下切侵蚀交替进行形成的。2.阶地越向高处,年代越老。3.有几级阶地,就经历过几次地壳抬升期。4.阶地上沉积物颗粒大反映:河流径流量大,流水速度快,搬运能力强。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AAD课堂检测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1)河流阶地地势平坦。(2)土层深厚,适合耕作。(3)临近河流,水源丰富,方便取水。同时地势较高,不易被洪水淹没(4)河流是天然的防御设施。课堂探究3:虎跳峡荆江河曲地貌的特点:地形平缓,河道“S形”弯曲峡谷①河流摆动形成弯曲;②河水侵蚀凹岸,河曲不断发展;③河流自动裁弯取直,河水从取直部位流走;④被废弃的弯道成了牛轭湖。课堂探究4 : 牛轭湖的形成过程牛轭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读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及景观图。读图完成1.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A.减小河流流速 B.减弱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增强河道淤积课堂检测AB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 1668年被废弃。 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的桥墩, 后来的残桥(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断桥处位于河流的左岸还是右岸?分析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巩固提高断桥位于河流的右岸 。桥梁修建在河流的弯曲河段,右岸为侵蚀岸,水深、流急,对河岸的冲蚀强烈;左岸为堆积岸,河水浅、流速慢,河岸较少受冲蚀,对断桥的冲蚀作用很弱,同时利于泥沙堆积,保护桥墩。巩固提高课堂总结流水侵蚀地貌河曲、裁弯取直与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流水侵蚀类型溯源侵蚀、下切侵蚀、侧向侵蚀峡谷地貌的特点及形成过程河流阶地的形成原因与特点典型地貌作业布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雅鲁藏布大峡谷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深切喜马拉雅山转折处。它是世界最大的峡谷,长 504.6 千米,高峰与谷底相对高差达 6 009 米,江面最狭处仅 35 米。峡谷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两岸森林郁郁葱葱。1.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地貌的主要特点。2. 结合新生代发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相关知识,查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讨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流水地貌课前预习检测(1)长江三峡主要为U形谷。( )(2)人们常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地方。 ( )自主学习1.说出地貌的概念,并说出流水地貌的分类。2.列举常见的流水侵蚀地貌,指出不同流水侵蚀地貌在河流上的分布位置,并描述其地貌特征。3.(12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6分)图甲中三段河谷AA′、BB′、CC′,分别对应图乙中的哪个河谷?其形态有何特点?(2)(6分)三段河谷AA′、BB′、CC′处的侵蚀作用有什么差异?课堂探究1:峡谷的特点和形成过程长江三峡是万里长江中的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以及三座峡之间的香溪宽谷和大宁河宽谷所组成,全长193 km。三峡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人们传颂:西陵峡滩多险峻;巫峡幽深秀丽;瞿塘峡雄伟壮观。寥寥数语,概括描写了三峡的景色。问题1 (综合思维)长江三峡的峡谷形态是什么,有何特点?它是如何形成的?问题2 (地理实践力)三峡属于河流地貌中的哪一种?课堂探究2: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 B.T1 C.T2 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课堂探究3: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课堂探究4 : 牛轭湖的形成过程牛轭湖是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随着流水作用愈来愈曲,最后导致自然截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的湖泊。读北半球某地牛轭湖形成过程及景观图。读图完成1.导致图中②阶段虚线处河道相连通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2.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可以( )A.减小河流流速 B.减弱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增强河道淤积学以致用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 1668年被废弃。 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的桥墩, 后来的残桥(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断桥处位于河流的左岸还是右岸?分析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作业布置:44页 活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流水侵蚀地貌课件(内嵌视频).pptx 2.1流水地貌第一课时学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