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吃饭有讲究》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通过观看微课、儿歌诵读等活动,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知道挑食、暴饮暴食的坏处,养成均衡饮食、适量饮食的好习惯。道德修养:通过调查反馈、讨论交流,知道要少吃零食,不吃有毒、变质和容易引起自己过敏的食物,树立安全饮食的意识和习惯。法治观念:能反思并改进自己的饮食习惯,养成均衡饮食适量饮食、安全饮食的习惯。健全人格:知道各种食物中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注重科学饮食。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责任意识:知道食物都有独特的营养,每餐饮食要均衡搭配。懂得要养成不挑食不暴食、不浪费粮食等良好吃饭习惯,身体才会更健康。话题一 “食物的诉说”和“这样吃好吗”教学反思:布置学生回家与父母交流营养方面的知识,这一环节设计得巧妙。妙就妙在教师利用了家庭教育资源,扩大了教育的效果,家长的教育作用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丰富了教育内容。通过小组的共享活动,让学生把前一天与父母交流的内容说出来,巩固了教学效果。有关营养方面的知识,教师是用卡通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学生乐于接受。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营养方而的知识为自己配餐是一项很好的活动,体现了知识的价值,即用知识引导生活走向美好。我们的课程是活动型课程,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可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可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教师用配餐活动作为教和学的媒介,收到了良好的明理导行效果。同时,教师也关注了学生的反馈,如果只有活动没有反思,就不可能有学生学习的深度。把写有不良习惯的纸团扔到垃圾箱中,让我们永远告别不良习惯,这一环节设计得有意思。如果让每一名学生都说出自己的不良习惯,那课堂就成了批斗会。小学生说出自己的缺点一旦得到了老师的认同后,还会攀比看谁说出的缺点多、那就走向了教育目的的反而。在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把不良行为作为自己的问题“扔”出去。活动有趣,学生也乐意做这件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