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名称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次 13任务、项目、课题名称 掌握多表连接查询 课时 2 学时教学内容 1.多表连接查询教学目标 1.交叉连接2.内连接3.外连接4.自连接教学重点 1.内连接2.自连接教学难点 自连接教学活动及主要环节 学生活动一、复习( 5 分钟)1、提问 常用聚集函数有哪些? 查询结果集的分组命令格式? 查询结果集的排序命令格式?2、作业、实验总结 二、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5分钟)导入:我们在进行数据查询时经常用到涉及两张表或更多表的查询,如查询某位同学选修的课程信息,怎么做?引出新内容: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多表连接查询三、新授内容及时间分配1.交叉连接查询( 5分钟) 注意为表指定别名的用法2.内连接( 25分钟) 这是在多表连接查询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查询方法,要求重点掌握多表的判断及多表连接条件的书写。 尤其是三张表的连接中连接条件的确定,要记住是两两连接。 连接格式:select 子句 from 表名1,表名2 where <两个表的连接条件> [and <其它筛选条件>]select 子句 from 表名1 inner join 表名2 on <两个表的连接条件> [where <其它筛选条件>]3.自连接 ( 20分钟)在实际应用中会经常用到,此处重点掌握在同一张表中进行自连接的方法,为一张表指定两个别名,使之在逻辑上成为两张表。此处难点在于自连接的判断。 连接格式:select 子句 from 表名 a,表名 b where <两个表的连接条件> [and <其它筛选条件>]4.外连接( 15分钟) 了解外连接的作用及写法四、课堂小结( 5 分钟) 1.内连接 2.自连接五、作业复习本次课所学内容六、预习嵌套查询 列举学生所做题目及过程等内容:学生所做题目主要是课本相关例题,让学生先能看懂这些题目,明白SELECT命令的功能及书写方法,然后再自己动手去写命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