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名称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次 2任务、项目、课题名称 掌握数据模型 课时 2 学时教学内容 1.数据模型的分类2.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3.数据模型的要素和种类4.关系模型教学目标 1.掌握数据模型的分类2.掌握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E-R图的表示方法3.掌握数据模型的三要素4.掌握关系模型的表示及相关术语5.掌握关系的完整性教学重点 1.E-R图的表示方法2.关系模型的表示及相关术语 3.关系的完整性教学难点 1.关系模型的表示教学活动及主要环节 学生活动一、复习回顾( 5 分钟) 1.人们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经历了哪几个世界? 2.信息世界中常用的术语?二、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5 分钟)导入:设计人员如何选择一种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组织模式?引出新内容:数据模型三、新授内容及时间分配1.数据模型的分类(5分钟)概念数据模型(简称概念模型)结构数据模型(简称数据模型)2.概念模型的表示(25分钟)E-R图的表示方法补充题目练习3.数据模型的要素和种类(5分钟)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数据约束条件常见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树”结构)网状模型(“图”结构)关系模型(“表”结构:目前广泛使用)4.关系模型(20分钟)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二维表所用相关术语关系元组属性域分量候选码主码全码主属性和非主属性关系模式关系的性质5.关系的完整性(10分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四、课堂小结( 5 分钟) 1.概念模型的表示、E-R图的表示方法。2.关系模型的表示方法。3. 关系的性质4. 关系的完整性五、作业复习本次课所学内容六、预习关系代数 列举学生所做题目及过程等内容:1、E-R图的表示补充题目2、所做习题为项目1课后习题及考试题库中的题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