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电子教案任课教师 专业 日期 年 月 日教学课题 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课时 2课时所选教材 《电子商务基础(慕课版)》 教学班级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1)了解电子商务产生的背景; (2)了解电子商务的定义; (3)认识电子商务的组成要素; (4)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2. 技能目标 (1)能够判断电子商务的构成要素; (2)能够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3. 职业素养 (1)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 (2)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自学意识。二、教学方法与资源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分组学习法 教学资源(媒体和平台):一体化教室、外网、 PPT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子商务的定义、构成要素和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电子商务的构成要素四、教学问题预测及方案问题预测:比较理论,学生不易了解,无法上手操作; 解决方案:列出电子商务最新案例,让学生联系自己参与电子商务的实际经验,启发学生理解,提升其学习兴趣。五、教学结构流程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前准备】( 5分钟) 1.课前三件事:点名;检查卫生和物品摆放;检查学生精神状态; 2.安全教育 考勤 检查卫生 清点学生人数 问好 卫生整理 准备书本 上交手机【教学实施】 1.教学导入(5分钟) 介绍本节将要学习的内容 2.提问引入(15分钟) 是否有过在网上购物的经历? 网上购物和线下购物有什么区别? 3.本节内容介绍(60分钟) (1)了解电子商务产生的背景 以电子商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入,再分别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用卡的普及、政策支持与经济发展3个方面展开介绍。 了解电子商务的定义 先介绍电子商务的含义,再从其涉及的4个方面做补充介绍,如下图。 (3)认识电子商务的组成要素 分别介绍网络、消费者和商家、认证机构、网上银行、物流配送中心、电子商务服务商6大要素。 ①网络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任何电子商务活动都必须通过网络才能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消息的发送。电子商务中的网络一般是指互联网。 ②消费者和商家是电子商务的主要参与对象。消费者是指为达到个人消费目的而购买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商家是从事商业活动(生产、经营相关物品)的个人和各种组织的统称。 ③认证机构负责发放和管理数字证书,使网上交易的各方能够互相确认身份,保证交易的安全、有序。 ④网上银行是指金融机构利用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开设的银行。 ⑤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物流配送中心根据商家的送货要求,组织运送商品,并跟踪物流信息,最终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⑥电子商务服务商是指为经营电子商务的个人或企业提供各种商业服务(如工具软件服务、咨询服务、营销服务等)的个人和企业。 (4)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分别从多元化、规范化、智能化、全球化、场景化5个角度介绍。 ①多元化。 ②规范化。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我国电子商务行业正式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③智能化。一方面,电子商务平台可以自动向消费者推荐其感兴趣的商品或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了个性化的、便捷的消费体验。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活动中的重复性的、较简单的工作交由计算机来完成。 ④全球化。电子商务跨境业务发展迅速。 ⑤场景化。电子商务逐渐开始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构建更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 老师介绍本节学习的知识点,并板书 老师提问 老师发布任务 老师讲解知识点 老师讲解知识点 老师讲解知识点 老师讲解知识点 学生听讲 学生回答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认真听讲【课后作业】(5分钟) 1.本小节学习体会 2.下一堂课的预习 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六、课后教学反思(教师填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