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重力与弹力课件(共33张PPT)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2重力与弹力课件(共33张PPT)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3.1


活动一:阅读教科书P59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理解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
1.什么叫形变?如何判断物体的微小形变?
2.被拉伸的弹簧为什么能够使小车向右加速运动?
3.一铁块放在海绵上,铁块和海绵都发生了形变,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了弹力,如图所示。海绵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哪个物体形变产生的?方向怎样?铁块对海绵压力是哪个物体形变产生的?方向怎样?
一、弹性形变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变化
活动一:阅读教科书P59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理解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
1.什么叫形变?如何判断物体的微小形变?
2.被拉伸的弹簧为什么能够使小车向右加速运动?
3.一铁块放在海绵上,铁块和海绵都发生了形变,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了弹力,如图所示。海绵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哪个物体形变产生的?方向怎样?铁块对海绵压力是哪个物体形变产生的?方向怎样?
橡皮泥和弹簧的形变有什么不同?
不能恢复原状
能够恢复原状
一、弹性形变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变化
(1)弹性形变:
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2)非弹性形变:
外力撤去后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一、弹性形变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变化
(1)弹性形变:
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2)非弹性形变:
外力撤去后不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2.弹性限度:
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
形状的限度
活动一:阅读教科书P59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理解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
1.什么叫形变?如何判断物体的微小形变?
2.被拉伸的弹簧为什么能够使小车向右加速运动?
3.一铁块放在海绵上,铁块和海绵都发生了形变,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了弹力,如图所示。海绵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哪个物体形变产生的?方向怎样?铁块对海绵压力是哪个物体形变产生的?方向怎样?
我要恢复原状
我要恢复原状
我要恢复原状
二、弹力
1.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我要恢复原状
我要恢复原状
我要恢复原状
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二、弹力
1.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活动一:阅读教科书P59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理解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
1.什么叫形变?如何判断物体的微小形变?
2.被拉伸的弹簧为什么能够使小车向右加速运动?
3.一铁块放在海绵上,铁块和海绵都发生了形变,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了弹力,如图所示。海绵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哪个物体形变产生的?方向怎样?铁块对海绵压力是哪个物体形变产生的?方向怎样?
二、弹力
1.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由施力物体形变产生
3.产生原因:
【当堂检测】1.一物体静止在桌面上,则
A.物体对桌面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桌面发生形变对物体产生支持力
C.物体对桌面压力是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压力、支持力是物体受到的一对平衡力
B
活动一:阅读教科书P59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理解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
1.什么叫形变?如何判断物体的微小形变?
2.被拉伸的弹簧为什么能够使小车向右加速运动?
3.一铁块放在海绵上,铁块和海绵都发生了形变,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了弹力,如图所示。海绵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哪个物体形变产生的?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同还是相反?铁块对海绵压力是哪个物体形变产生的?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同还是相反?
二、弹力
1.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
由施力物体形变产生
3.产生原因:
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导学案【例1】
假设没有这面墙
球动了么?
能否保持原状?
假设没有地面呢
.
FN
弹力有无的判断
图中的圆球处于静止状态,则球和接触面间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
----假设法/移去支持物法
二、弹力
1.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
由施力物体形变产生
3.产生原因:
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1)接触面间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
FN5
FN4
FN1
FN2
FN2
FN1
FN2
FN3
A
B
【当堂检测】2.画出杆或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FN1
二、弹力
1.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
由施力物体形变产生
3.产生原因:
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1)接触面间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
【当堂检测】3.画出静止的物体所受绳的弹力的示意图
F
F1
F2
F1
F2
F3
由于绳被拉长而对所拉物体产生的弹力,通常称为拉力(张力)。
二、弹力
1.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
由施力物体形变产生
3.产生原因:
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1)接触面间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
(2)绳子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
【当堂检测】4.画出静止的小球所受杆的弹力的示意图
F
F
F
F
二、弹力
1.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
由施力物体形变产生
3.产生原因:
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1)接触面间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
(2)绳子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方向.
二、弹力
1.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
(1)直接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4.方向:
由施力物体形变产生
3.产生原因:
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1)接触面间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
(2)绳子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判断方向.
5.大小:
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阅读教科书P60-61【胡克定律】部分内容,理解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三、胡克定律
1.内容: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Δx成正比。
2.公式:
F=KΔx
F——弹簧的弹力,只适用于计算弹簧的弹力.
Δx——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缩短量)
k——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决定.
单位:牛顿每米 符号:N/m
胡克(Robert Hooke)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当堂检测】5.一根轻弹簧在10.0N的拉力作用下,其长度由原来的5.00cm伸长为6.00cm.
(1)当这根弹簧长度为4.20cm时,弹簧受到的力为多大?(2)当弹簧受到15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解:(1)由F=KΔx得
F1=KΔx1=8N
X2=X0+ΔX2=6.5cm
变式:当弹簧受到15N的弹力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
同学们
再见!
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