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共29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共29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3.3牛顿第三定律
阅读教科书P68【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应内容,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反作用力。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弹簧对手的拉力
墙面对弹簧的拉力
弹簧对墙面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
弹簧对手的拉力
墙面对弹簧的拉力
弹簧对墙面的拉力
黑板擦对黑板的摩擦力
黑板擦对黑板的摩擦力
手对黑板的压力
黑板对手的支持力
地球对黑板擦的引力
黑板擦对地球的引力
阅读教科书P68-70【牛顿第三定律】相应内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拓展学习】用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公式:
F = - Fˊ
有人认为,在拔河比赛中,既然双方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应该不可能分出胜负。实际上却总有一方获胜,这是否违背牛顿第三定律?
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
1.画出电灯的受力示意图,这几个力有什么关系?力的性质相同吗?
2.找出这几个力的反作用力,这几个力有什么关系?力的性质相同吗?
3.剪断电线的瞬间,各对平衡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4.根据以上探究,比较和交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异同点,完成表格。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平 衡 力
相同点
不 同 点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可以抵消
不一定相同
一个力消失不影响另一个力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不能抵消
一定相同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时间
力的性质
力的效果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公式:
F = - Fˊ
3.特点:
异体、等值、反向、共线
同时、同性
FNˊ
FN
鸡蛋碰石头,鸡蛋破,而石头不破。
问: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吗?
FN与FNˊ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鸡蛋破是因为鸡蛋不能乘受FN的作用;石头不破是因为石头能乘受FNˊ的作用力。
【例1】(多选)用弹簧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拉木块的力与木块拉弹簧的力是
A.一对平衡力
B.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D.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C
【例2】马拉车由静止开始,先做加速运动,后改为匀速运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加速运动中,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B.匀速运动中,马向前拉车的力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C.只有匀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的力的大小才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的大小
D.无论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做匀速运动,马向前拉车的力的大小总是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的大小
D
【当堂巩固】1.在水平粗糙地面上滑行的木块,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几对
A.一对 B.两对 C.三对 D.四对
C
2.地面对人的支持与人对地面的压力力
1.地球对人的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引力
3.地面对人的摩擦力与人对地面的摩擦力
【当堂巩固】2(多选)手托着一木块,由静止开始向下加速运动,手对木块的支持力应
A.小于木块对手的压力
B.等于木块对手的压力
C.大于木块对手的压力
D.小于木块所受的重力
BD
风扇直吹船上的帆,小船能运动吗
做与思
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公式:
F = - Fˊ
3.特点:
异体、等值、反向、共线
同时、同性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反作用力。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小结
同学们
再见!
谢谢指导
受力分析
分析物体实际所受力的情况,不分析施加的力
F
F
V
F
分析物块受力
G
Ff
FN
G
FN
F
Ff
G
F
FN
Ff
静摩擦力的不确定性
G
F
FN
一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或者是某一点;
2.按照先重力,再弹力,后摩擦力,最后其他力的顺序,逐个确定物体受哪些力的作用;
3.依据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方向,画出力的示意图,各个力通常均画在物体的重心;
4.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进一步验证这些力是否真实存在,防止“多力”或“漏力”。
F
F
V
F
分析整体受力
G总
G总
F
G总
F
FN1
G总
F
FN1
Ff1
匀速
FN1
Ff1
Ff1
FN1
F
F
V
F
分析斜面体受力
G1
Ffˊ
FNˊ
FN1
G1
Ffˊ
FNˊ
FN1
Ff1
G1
FNˊ
Ff1
FN1
物块与斜面间静摩擦力不确定性
G1
Ffˊ
FNˊ
FN1
Ff1
匀速
一整体法与隔离法
1.分析、求解内力时必须使用隔离法.
2.分析、求解外力时优先使用整体法.
同学们
再见!
谢谢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