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课时页)课题 6.人大代表为人民 第3课时——我们是场外“代表” 总第18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 1.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社会责任。 2.通过学习,培养关心国家,参政议政的热情。 3.培养学生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增强学生主人翁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积极行使公民政治权利,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重点落实的学科学生核心素养 社会责任——民主法治,公民意识;问题解决教学准备 希沃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东林书院对联 提问:同学们听过下面这幅对联吗?它告诉我们什么? 教师: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 思考 讨论 激发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公民有权利和责任对国家、社会事务建言献策 1.出示: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2.活动园: 提问:作为公民,我们可以对国家、社会的哪些方面提出建议呢? 教师:从国家大事、社会大事到我们身边的小事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 出示:全国两会我有问题问总理统计图表。 提问:这是网民参与向总理提问活动中的问题类别。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3.知识巩固活动。 【活动二】:公民参政议政的方式。 1.出示:朱先生案例。 提问:你发现朱先生是通过哪些方式关心国家大事的? 2.活动园:建言献策有办法。 提问: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对有关国家大事、社会生活的问题建言献策。你了解下面这些方式吗?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建言献策呢? 3.北京市居民用水价格调整听证会案例。 学生讨论: 从整个听证会的参与人、听证流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你认为公民参政议政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好处? 教师小结:听证会方式能够从程序上保证公正,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不偏袒某一方。在听证会上申请人提出意见,由各方代表,也就是利益相关人,对是否同意申请人的意见进行论证,以使决策者科学、合理地作出决定。 4.提问:为什么政府要开通渠道,让我们建言献策? 对国家而言: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它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 对人民而言: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活动三】:小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建言献策。 1.出示:参政议政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生活中有很多和我们关系密切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出来。 2.阅读角:全国人大常委会回函小学生立法建议。 提问:你知道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提出我们的建议,发表我们的看法?选择其中的一种,围绕你所关心的社会问题,提出你的希望或建议。 我选择的方式: 我想反映的问题或表达的看法: 3.课堂知识活动。 阅读 思考 阅读 思考 分享 阅读 思考 观看视频 认知 阅读 认知 观看视频 理解 思考 阅读 思考 交流 阅读 思考 分享 观看视频 思考 思考 展示 通过结合活动园资料让学生了解我们参政议政的方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积极参政议政的意识,提升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态度。 通过朱先生履职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普通居民可以通过人大代表代为转达自己的意见,参政议政,提升学生对我国民主制度的认识。 通过听证会的了解,让学生了解政府为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集意见,提高老百姓的参政议政不遗余力,认识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在民主法治等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充分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通过阅读角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回函小学生立法建议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哪怕是小学生的建议也能得到国家的重视,培养学生积极参政议政。课堂小结 公民有权利和责任对国家、社会事务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参政议政,争做国家的主人。 情感升华 总结提升 突出核心素养目标。课后作业 尝试写我的建言信。板书设计 我们是场外“代表” 权利和责任 参政议政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落实的对应《新课标》指导理念;本课时教学评价关注点;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改进思路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