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维护秩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政治认同:能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到维护秩序靠规则。道德修养: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法治观念:知道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健全人格: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责任意识:通过认识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树立以遵守规则为荣,以违反规则为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理解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2.理解社会规则是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的。【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学法指导】(1)体验法: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重要性;(2)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交流、讨论对社会秩序、社会规则重要性的认识。【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我们来找茬”,导入新课:【设计意图:三张图片,分别是“行人闯红灯”“电梯内吸烟”“占用景区景观”,并由此引发学生“不遵守规则会给他人带来不便、不利影响”的感性认识,切入课题——维护秩序。】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学习:请同学们自主阅读P22-P23页课本,并探究以下问题(也可以用“课前预习”的方式来完成):(1)什么是社会秩序?(2)社会秩序分为哪几种?(3)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2.合作讨论学习“社会生活有秩序”。(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2)“运用你的经验”观察图片(P22),思考:图片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感受社会管理、生产、交通、公共场所等领域的秩序,从而帮助学生感悟“社会生活有秩序”以及秩序存在的意义,开启“生活——秩序”这一逻辑链条。】3.小拓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秩序,你还能说出几个吗?4.“探究与分享”,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P23)(1)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教师提示:(1)造成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2)措施: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教师小结: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设计意图:通过感受“校门口的交通乱象”,引导学生思考“混乱无序”带来的问题,从反面揭示“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的道理,理解社会秩序的意义。】5.观看小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元旦假期,山东省为什么要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假期秩序?提示: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运行状态,感悟良好治安环境对人民安居乐业的影响。】6.教师小结:社会秩序的作用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7.合作探究“维护秩序靠规则”课堂活动:探究与分享(P24)讨论:材料中有哪些规则?规则是怎样形成的?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小结:(1)种类:人们约定的原则、劳动合同、纪律、法律、道德等。(2)含义: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社会规则”这一话题进行探究,并初步思考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为后面的教学打基础】8.课堂活动:视频、图片展示(1)①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上述事例的规则?②如何理解社会规则对我们的影响?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设计意图:规则分为“道德、纪律、法律”三大类,但不仅只这三类,设置这一活动,目的是尽量让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并帮助学生感受规则是如何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让社会生活各方面各要素处于有序状态的。】9.活动(观看视频):教师总结: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设计意图:通过有偿取票、破坏车站正常秩序的杨某依法受到处罚这一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社会规则如何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三、课堂总结(含“板书设计”)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知道了生活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懂得了维护秩序靠规则,规则有很多,如道德、法律、纪律等。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四、拓展延伸【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不同旅游景点文明旅游需要遵守的规则,帮助学生将对“规则”的学习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情境、新闻等展示了生活需要规则、维护秩序靠规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了解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含义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即可,不应作为本节课强调的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