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第12课 植物的养分(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科学上册(冀人版)第12课 植物的养分(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植物的养分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说出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
科学探究
1.能通过植物的养分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提出探究性问题。
2.能根据科学事实对问题进行假设。
3.能通过观察、阅读等方式获取有关科学事实。
4.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
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植物的养分从哪里来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能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概念
难点:绿色植物存在的意义
教学设计
导入:
(出示植物图片)
教师:同学们,这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来源于哪里呢?
(学生反馈)
讲解: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把一棵2.5公斤重的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桶里盛有事先称过重量的土壤(100公斤)。在这之后,他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为了防止灰尘落入,他还专门制作了桶盖。5年过去了,柳树逐渐长大了。经过称重,他大吃一惊:柳树的重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却只减少了不到0.1千克。
(播放相关视频)
教师:于是他得出结论:柳树的养分只是来源于水。这个结论正确吗?
(学生反馈)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
新授:
教师: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通过相关资料来进行验证吧!
阅读资料:
植物学家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片能够源源不断的产生养分;在黑暗中几乎不能产生养分。
教师:综合所学知识我们能做出什么假设呢?
(学生反馈)
归纳:我认为植物体的养分可能来自于阳光、二氧化碳和水
(播放相关视频)
(出示光合作用图片)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下面的图片说明一下什么叫做光合作用呢?
(学生反馈)
归纳: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水和二氧化碳,并通过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释放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师:想一想,如果自然界中没有绿色植物,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
(学生反馈)
归纳:绿色植物会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地球上的能量和物质无法循环。人和动物将缺少食物和氧气,最终也无法生存。
教师: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反馈)
归纳:
(1)人和动物离不开绿色植物,人和动物必须依靠绿色植物提供的氧气生存。
(2)人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绿色植物。
(3)绿色植物维持着大气成分的平衡
(4)调节气候、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教师:绿色植物是怎么样被破坏的呢?
(学生反馈)
出示相关图片
归纳:干旱、洪涝、乱砍乱伐、过度放牧等。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绿色植物呢?
(学生反馈)
归纳:合理砍伐树木、植树造林、禁止过度放牧等。
教师:阳光下绿色植物真的能释放氧气吗?
(学生反馈)
教师: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实验方法:
1、向水槽内加入干净新鲜的水,把一些水藻或水生植物放入水中。用三个洗衣夹夹住一个漏斗,倒扣在植物上面,在漏斗上盖一个盛满水的试管。
2、把水槽放在阳光下晒一会儿,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3、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试管中生成的是氧气?
(播放相关视频)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反馈)
归纳:阳光下绿色植物真的能释放氧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