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七章 磁与电7.2 电流的磁场导学目标:1.物理观念:(1)了解奥斯特的发现及其意义,知道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2)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掌握安培定则;(3)知道磁现象的电本质。2.科学思维:用转化法(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磁场的存在,用模型法给出了电流周围的磁场存在的概况。3.科学探究:(1)通过奥斯特发现的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探究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学生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导学重点: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分布。导学难点:磁现象的电本质。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给平行小磁针指向的导线通电,小磁针指向发生 。说明电流产生了 。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 发生改变,说明磁场方向与电流 有关。奥斯特的发现,揭示了电与 的联系。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其极性与电流 有关。用安培定则记忆:用 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 ,则大拇指所指那一端就是螺线管的极。3.物体磁性从哪里来。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 和绕核旋转的 构成。电子绕核旋转就形成了环形 。每个原子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微型小 。有的物体中,大量微型小磁针指向较为 ,物体就具有 性。课堂导学(一)奥斯特发现1. 给平行小磁针指向的导线通电,小磁针指向发生 。说明电流产生了 。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 发生改变,说明磁场方向与电流 有关。奥斯特的发现,揭示了电与 的联系。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中,磁感线是以 为圆心的同心 。奥斯特的发现,揭示了 与磁的联系,打开了 学领域的一扇大门,使人类对磁与 现象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其极性与电流 有关。用安培定则记忆:用 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 ,则大拇指所指那一端就是螺线管的 极。4. 左螺线管的右端是 极;右螺线管的右端是 极。(三)物体磁性从哪里来5.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 和绕核旋转的 构成。电子绕核旋转就形成了环形 。每个原子都可以看做是一个微型小 。有的物体中,大量微型小磁针指向较为 ,物体就具有 性。6.如图所示,磁铁的S极靠近下方的铁块,铁块在磁铁的 作用下被 ,铁块的上端是 极, 名磁极相互吸引,最终铁块被磁铁吸引。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奥斯特给导线通电,导线附近的磁针发射轻微偏转,说明电流产生了磁场B. 改变导线中电流方向,磁针偏转方向发生改变,说明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C. 断开导线中的电流,磁针仍保持偏转方向不变D. 断开导线中的电流,磁针恢复原有状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B. 改变螺线管中电流方向,螺线管周围磁场方向不变C. 通电螺线管中部磁性最强D. 英国科学家安培总结出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的方法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奥斯特实验说明磁场可以产生电流B. 奥斯特的发现,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C.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D. 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上小磁针的N指向与磁感线方向相反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产生了磁场B. 直线电流附近的磁感线是以导线为圆心的同心圆C.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D. 物体磁化过程,实际上是物体内微型小磁针按顺序“紊乱” 的过程5.下列是关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其中正确的是( )课后反思参考答案:课前导学:1.偏转,磁场,方向,方向,磁。2.条形,方向,右,方向,N。3. 原子核,电子,电流,磁针,一致,磁。课堂导学1.偏转,磁场,方向,方向,磁。2.导线,圆,电,电磁,电。3.条形,方向,右,方向,N。4. N ,S 。5. 原子核,电子,电流,磁针,一致,磁。6.磁场,磁化,N,异 。课堂练习:1.C;2.A;3.B;4.D;5.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