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数据、信息与知识1.下列关于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据不可以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处理B.现代数据记录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数据量不断增长C.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记录数据的载体D.人们在利用数据的同时,自身的行为也在产生数据2.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是信息的载体B.信息会随着载体形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C.信息必须通过某种数据形式才能存储、表达和传播D.信息是数据经过储存、分析及解释后所产生的意义3.下列关于数据、信息、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量越多表明所掌握的知识就越多B.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因此不会出现“虚假数据”C.同一信息对不同的人,其价值也是相同的D.“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说明当人们接收同样的信息后,所建构的知识是有区别的4.关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本不是信息,但文字属于信息B.信息在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会产生损耗C.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D.信息是指数据、信号和消息5.疫情期间,学校每日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小强接种了新冠疫苗,在某次1000米体测后,测得体温为38.7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8.7”是数据,单纯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B.老师判断小强刚运动完,可能并没有发烧,是知识的体现C.小强在室内休息半小时后,发现体温已降至37度,说明信息具有真伪性D.医护人员研发了新冠疫苗,是智慧的体现6.下列关于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通过电脑加工的才是数据B.互联网成为数据产生的唯一方式,数据量也在不断增长C.二维码本身就是一种信息,通过“扫一扫”就可以获取D.信息必须经过数字化后才能被计算机处理7.下列有关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说法正确的是( )A.“结绳记事”方法中那些大小不一、数量不同的绳结是信息B.数据只能用数字或文字来表示C.人们在搜索引擎的帮助下获得海量信息的同时,也拥有了海量的知识D.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利用“割圆术”计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这一过程是智慧的体现8.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 ℃~37 ℃之间,小刚早上测量体温显示“36.3 ℃”,下午测量体温显示“36.8 ℃”。结合上述事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纸上单独书写“36.3”这几个数字,它就已经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B.小刚两次测得的体温显示不同的数据,这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C.“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 ℃~37 ℃之间”这体现了人类的智慧D.体温计上显示的36.3 ℃表示小刚的体温信息,说明信息的表示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9.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信息的传播必须依附于该事物B.并不是所有信息都具有价值,但是可以通过加工处理变成有价值的信息C.文字、语言、图像、网络是常用的信息表达方式D.在信息传递时使用压缩技术是为了提高信息的安全性10.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书本是载体,书本上的文字才是信息B.信息的价值因人而异C.信息是指数据、信号和消息等D.信息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技术11.下列有关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搜索引擎搜索到的信息都是可信的B.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声音等C.青少年应拒绝浏览因特网上信息,以维护身心健康D.电子邮件是一种常用的信息交流工具,邮件发送者不必拥有电子邮箱12.下列有关信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是不可以进行加工和处理的B.信息在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会产生损耗C.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不一定依附于某种载体D.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应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13.下列关于信息处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只有计算机才能进行信息处理B.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通常需要软件支持C.只有数字化后的信息才能被计算机处理D.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运算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B D C C D D D B B题号 11 12 13答案 B D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