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居民与聚落—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链接【单元学习目标】重点:人口的统计指标公式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难点人口问题:世界人口问题,资源、疾病等;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文化因素等。【单元思维导图】【单元知识梳理】人类历史各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历史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18世纪前 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农业生产为主 受到生产力的限制人口增长缓慢;18—20世纪 工业革命之后,生产率水平得到大幅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口迅速增长,远超18世纪之前;20世纪以来 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世界经济发展迅速 人口迅猛增长,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明显差异,部分发达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地形 平原和低地 工农业生产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区,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地区高山和高原 土层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较大,人口稀疏气候 气温和降水 北半球温带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和适合人类居住,约80%的人口分布在这一地带。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带的农业,人口分布不同,一般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水资源 人口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的分布,干旱地区的人口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呈点状、线状、片状分布土壤 多通过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人口分布矿产资源 产业革命时期,矿产资源开发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煤矿、油田等工况点也是居民密集点【单元易混易错】本章的易混点,集中于人口分布与人口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面对的人口问题亦各不相同。学生应结合实际,对不同人口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认识到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试题训练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试题材料一: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截至2022年7月1日,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中国,人口数达14.26亿,印度人口紧随其后,达14.17亿;美国数量排第三,为3.38亿。材料二: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在美国硅谷、英国伦敦、以色列特拉维夫设立了三个创新研发基地,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建立了三个汽车生产工厂。材料三: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截至2022年7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5.7万列,运送货物530万标箱,货值累计近3000亿美元.思考完成:(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地属于人口稠密区,_______属于人口稀疏区(填字母)(2)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_____(填字母),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被称为“_______”。(3)2023年人口总数可能超过中国的国家是_______.对于人口数量过多的国家,可能产生的人口问题有_______(―条即可)。为了解决人口数量过多的人口问题,应该实行______政策.(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还表现在生活水平、医疗水平、教育水平等方面。上汽集团在美国建立创新研发基地的原因除了当地经济水平高之外,还有_______;在印度建厂是利用了当地________多,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5)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但开创了以共商共建共享为特征的新型合作模式,也表现出( )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A.交通运输 B.货物 C.车次 D.货值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试题据统计,2022年中国总人口较上年减少85万人,首次出现了人口负增长;联合国预计,2023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基本统计数据(2022年)国家 人口/亿人 出生率/‰ 死亡率/‰ 国内生产总值中国 14.12 6.77 7.37 121.02万亿元印度 13.08 16.82 7.35 23.64万亿元(1)结合图表计算,2022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印度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快/慢)。(2)结合2050年印度人口结构变化预测图,印度青少年人口占比_______(大于/小于)老年人口占比,其将面临的人口问题包括_______。(3)结合2050年联合国中、印人口结构变化,试分析中国的人口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4)印度2022年全年GDP跃居世界第五位,约为中国的六分之一;试分析人口增长速度快慢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_______。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达到80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据图判断,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段是( )A.2011年—2022年 B.2022年—2030年C.2030年—2050年 D.2050年—2100年4.世界人口达到80亿,主要得益于( )①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快速提高②全球公共卫生、营养、个人卫生及医药的改善使人类寿命逐渐延长③部分国家的高生育率推动了人口快速增长④自然环境的改善使地球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口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单元对接中考】本单元重点,集中于人口问题,如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与资源不协调、社会经济发展活力下降等。合理认识我国人口政策变化、解决人口问题,是当下考察的一个热点。【2022湖南长沙】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的动态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980年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为了( )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B.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C.遏制人口增长过快势头 D.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2.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③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④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2福建中考】图示意2021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辽宁省4.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域,其人口增长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劳动力更充足②消费市场扩大③环境压力减轻④社会养老负担减轻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022广东中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保持低速增长态势,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表为2000年以来我国三次人口普查各年龄段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项目次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22.8 70.2 7.0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16.6 74.5 8.9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17.9 68.6 13.55.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是( )A.0-14岁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0-14岁人口比重先升后降C.15-64岁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上升6.我国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人口死亡数量 B.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C.降低人口密度 D.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答案及解析【单元易混易错】1.答案:(1)A;B;C;D(2)C;南北对话(3)印度;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等);生育控制(4)教育水平高(科技水平高等);人口(5)A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和C欧洲西部三地属于人口稠密区,D亚马孙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区。(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为C,其位于欧洲西部;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被称为“南北对话”。(3)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印度人口紧随其后,因此2023年人口总数可能超过中国的国家是印度。对于人口数量过多的国家,可能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等。为了解决人口数量过多的人口问题,应该实行控制生育政策。(4)上汽集团在美国建立创新研发基地的原因除了当地经济水平高之外,还有教育水平高,有利于科技的创新;在印度建厂是利用了当地人口多,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5)中欧班列属于铁路运输,因此中欧班列的开通不但开创了以共商共建共享为特征的新型合作模式,也表现出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故选A。2.答案:(1)-0.6‰;快(2)大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资源短缺、就业困难等(3)问题: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应对措施: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生育;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解析:(1)依据所给的图表资料分析,2022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印度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2)依据所给的图表资料分析,印度未来的青少年人口占比将大于老年人口占比,其未来可能会面临交通拥挤,住房紧张,资源短缺,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的人口问题。(3)依据所给的图表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现阶段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加重的情况,对此问题可采取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鼓励生育,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4)依据所给的图表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般来说,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人口增长速度较慢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3.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2011年—2022年,世界人口增长为10亿;2022年—2030年,世界人口增长为5亿;2030年—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为12亿;2030年—2050年,世界人口增长为7亿,据图中判断,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段是2011年—2022年,故选A。4.答案:B解析: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世界人口增长主要依靠发展中国家,①错;全球公共卫生、营养、个人卫生及医药的改善使人类寿命逐渐延长,②对;部分国家的高生育率推动了人口快速增长,③对;随着工业化发展,世界环境逐渐恶化,人口容量也在逐渐降低,④错;故选B。【单元对接中考】1.C 2.A【解析】1.1980年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人口增长迅速,已经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控制,与解决人口分布不均无关,当时我国的劳动力很充足,还未出现老龄化问题,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增长快时要控制,增长慢时要鼓励,故①②③正确,故选A。【点睛】人口问题是人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统称。泛指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包括人口自身的发展以及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存、发展问题。3.D 4.D【解析】3.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由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由图可以看出,图中四个省区中,人口增长最慢的是辽宁省,该省区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说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其余三个省区均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4.读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省,其人口增长会使劳动力更充足,消费市场扩大,社会养老负担减轻等,但也会使环境压力增大,故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D。【点睛】人口问题是人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统称。泛指影响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问题。包括人口自身的发展以及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人口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存、发展问题。5.D 6.D【解析】5.由2000年以来我国三次人口普查各年龄段比重表可知,2000年以来,我国0-14岁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中的比重依次为22.8、16.6和17.9,呈先降后升的特点,故AB错误;15-64岁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中的比重依次为70.2、74.5和68.6,呈先升后降的特点,故C错误;65岁及以上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中的比重依次为7.0、8.9和13.5,呈持续上升的特点,故D正确。故选D。6.人口死亡数量与自然灾害、医疗水平等相关,人口政策对降低人口死亡数量作用不大,故A错误;我国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助益,但这不是我国出台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故B错误;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有利于增加人口密度,故C错误;由统计表可知,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我国出台“二孩”“三孩”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鼓励生育,优化人口年龄结构,使得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故D正确。故选D。【点睛】人口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