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面直角坐标系复习》导学案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学习目标】1、建立本章知识结构图。2、综合运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难点】重点:全章知识的归纳整理及应用。难点:所学知识的应用。【学法指导】学生先独立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再完成导学案。学生站立交流后,在全班有选择性的展示.【知识链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坐标系各象限的划分。【学习过程】本章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1)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有关概念。(2)会建立坐标系,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3)会画坐标系,描点、连线、画图。第二部分是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主要包括:(1)适当地建立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地理位置。(2)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认真阅读83页的回顾与思考,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二、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实际问题。例1:(1)若P(m,3—m)是第二象限内的点,则m必须满足条件 。(2)已知点M(x,y)①若xy=0,则点M在 。②若xy>0,则点M在 。③若xy<0,则点M在 。④若=0,则点M在 。例2:已知点A(—4,1),点B(2,3),把线段AB先向左平移2个字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字位长度,得到线段A'B'。则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坐标为A'( , ),B'( , )。例3:若点(9—a,a—3)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a的值。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4),B(—1,—2),0为坐标原点,求△AOB的面积。(基础达标)(A级)1、如果用(7,4)表示七年级(4)班,则八年级(5)班可以表示为 。(A级)2、点A(—2,3)到x轴的距离为 ,到y轴的距离为 。(A级)3、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点,若xy>0,则点P的位置在 。(A级)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P'的坐标是 。(B级)5、若(a,b)是第二象限的点,则(—a,—b)在第(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B级)6.若A(a,b),B(b,a)表示同一个点,那么这个点一定在( )A、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B、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C、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 D、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A级)7.如图1所示,将点A向右平移向个单位长度可得到点B ( )毛A.3个单位长度 B.4个单位长度;C.5个单位长度 D.6个单位长度(A级)8.如图1所示,将点A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将重合于图中的 ( )A.点C B.点F C.点D D.点E(B级)9.如图1所示,将点A行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将点B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B′,则A′与B′相距( )A.4个单位长度 B.5个单位长度;C.6个单位长度 D.7个单位长度(A级)10.如图1所示,点G(-2,-2),将点G先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 个单位长度,得到G′,则G′的坐标为( )A.(6,5) B.(4,5) C.(6,3) D.(4,3)(C级)11.如图所示,△A′B′C′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中任意一点P(x1,y1)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x1+6,y1+4),求A′,B′,C′的坐标.【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何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当堂检测】(B级)1.已知△ABC,A(-3,2),B(1,1),C(-1,-2),现将△ABC平移,使点A到点(1,-2) 的位置上,则点B,C的坐标分别为 ,________.(A级)2.已知点A(-4,-6),将点A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则A′的坐标为________.(B级)3.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中,A(-1,2),B(3,2),C(3,-2),则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_.(A级)4.△ABC中,如果A(1,1),B(-1,-1),C(2,-1),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B级)5.若点P(2m+1,3m)在第一象限内,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m的值是多少?【课后反思】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