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练习A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练习A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练习A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1. 下面关于明清时期“文字狱”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皇权膨胀的表现 B、是专门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
C、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D、是一种文化专制的表现
2. 中国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是说人的心胸要宽广。那么你知道我国古代废除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是在什么时候时候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 下列关于朱元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他是元末红巾军起义的一位领袖 B.他吸收读书人充当谋事
C.它建立明朝,定都南京 D.1421年建立明朝
4. 清朝统治者采取的强化集权统治,阻碍了学术文化发展,造成万马齐喑局面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大兴文字狱
5.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跪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6. 小华找来《明代特务机构探秘》、《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机处与极权政治》、《康雍乾三朝“文字狱”钩沉》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浅议儒家学说的衰落 B.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D.清代封建官僚制度的强化
7.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其中无法通过小组长审核的是
A.漫话“焚书坑儒” 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张骞与丝绸之路 D.清朝“文字狱”之我见
8. 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多为对逝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康熙帝写的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二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争,方知海外有孤忠。”哀悼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施琅
9. 某剧组在拍摄电视剧《郑成功》时,为郑成功布置书房场景的道具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A.墙壁上挂着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 B.书架上摆着司马迁的《史记》
C.中堂悬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D.案头摆放一尊景德镇的瓷器
10.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
A.葡萄牙 B.俄国 C.英国 D.荷兰
11. 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国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
①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②取得乌兰布通战役的胜利
③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 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设立西域都护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派遣郑成功收复台湾
13.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C.明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14.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下列史实中,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西汉昭君出塞 B.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C.元朝设置宣政院 D.清朝删封达赖班禅
15. 下列有关广州十三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设置于清代 B.是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C.是对外开放政策的体现 D.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物
16.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在评论中国明清时期的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他们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A.关注民生政策 B.重农抑商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禁绝对外贸易政策
17. 范小静在《十三行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西方人种差异
C.中国文人的偏见 D.中西方文化差异
18. 《天工开物》中记载“(成分)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消石(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消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惊而魄齑粉(粉身碎骨)”。文中提到的是
A.磁石 B.造纸术 C.火药 D.印刷术
19. 下列作品中深刻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20. 概括各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繁盛与危机并存”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辽宋夏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2:是年(1610年),侍郎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越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 ——《明通鉴》
回答:
(1)据材料1明太祖设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暂罢科举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2反映出明后期科举存在什么问题?(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说明了什么?(4分)
22.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请依据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
朝代 组织机构 作 用
明朝 A 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
清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 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又是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在地方上设立什么机构标志着我国现行省级行政区划制度的开始 (4分)
(3)请补充写出材料三表格中A.B所代表的组织机构名称。(4分)
23.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台湾一向属于中国?”(2分)
  (2)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多长时间?在什么时间回归中国的?(4分)
  (3)你如何评价郑成功?(4分)
2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永恒不变的追求。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在哪个朝代确立的?(2分)
(2)隋朝结束分裂完成了统一,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哪一项工程?(2分)
(3)元朝又一次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4)清朝朝前期,乾隆帝是怎样巩固国家统一的?(4分)
25.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2分)
(2)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各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清朝前期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你认为这一对外政策的实行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你有何感想?(4分)
26.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据此回答:
(1)试从政治制度、文化政策和对外政策等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6分)
(2)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做才能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4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练习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1)
(2)
(3)
22.(1)
(2)
(3)
23.(1)
(2)
  (3)
24.(1)
(2)
(3)
(4)
25.(1)
(2)
(3)
26.(1)
(2)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D D B C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A C C A C B D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1)目的:实心求贤,巩固明政权。(2分)原因:科举录用的人没有办事能力。(2分)
(2)反映出科举存在严重的询私舞弊问题。(2分)
(3)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是统治者钳制知识分子的手段,(2分)说明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2分)
22.(1)秦朝;郡县制度。(2分)
(2)元朝;行中书省(或行省,省)。(4分)
(3)A:锦衣卫(或东厂)B:军机处。(4分)
23.(1)三国时,吴国派将军到达夷洲(即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元朝时,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2分)
  (2)38年;(2分)1662年回归祖国。(2分)
  (3)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主权完整,(2分)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2分)
24.(1)秦朝(2分)
(2)隋朝大运河或大运河(2分)
(3)行省制度(2分)
(4)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2分)接见土尔扈特部首领并妥善安置。(2分)
25.(1)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社会出现全面危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2分)
(2)戚继光抗倭,荡平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南沿海一带的倭患,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清军在两次雅克萨之战中打败沙俄,赶走了沙俄侵略者,保卫了祖国的疆土。(答对2点即可4分)
(3)闭关锁国。(1分)影响:对西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外正常交往和中国吸收外国先进文化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感想:开放则兴,封闭则衰。(3分)
26.(1)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度空前强化。文化政策: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每点2分,共6分)
(2)发展经济,进一步增强国力;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每点2分,共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