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练习B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1. 下列哪组词语都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有关A.蟾宫折桂、桂冠、连中三元 B.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桂C.连中三元、五子登科、名落孙山 D.金榜题名、桂冠、独占鳌头2.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种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京官与妻子感情深厚 B、京官朝政繁重C、当时战事频繁 D、皇权膨胀,京官生命时时受到威胁3. 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A、焚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4. 清朝为强化专制统治而采取的措施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事效率的是A.设立军机处 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设锦衣卫 D.大兴文字狱5.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加强 D、专制集权的加强团结6.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二者都A.削弱了儒学地位 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C.损害了国家的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7.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 “执政之府”是 A.市舶司 B.中书省 C.锦衣卫 D.军机处8.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9. 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10.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台湾回归祖国清军进入台湾后,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当时台湾府是隶属于A.浙江省 B.江苏省 C.福建省 D.广东省11. 《康熙王朝》剧组在拍摄康熙书房时请你负责准备道具,下面所列,你必须为之准备的是A.远下西洋的航船模型 B.抗击沙俄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模型C.“军机处”官员的腰牌 D.抗击倭寇使用的武器12. 奠定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版图的朝代是A 秦朝 B 唐朝 C元朝 D 清朝13. 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宣政院和驻藏大臣职责中的共同之处是A.管理西藏军事、行政事务 B.管理全国佛教事务C.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 D.管理西北地区军、政、外交事务14. 自明末以来我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最根本原因是A、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C、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 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15. 明清时期,商业已很发达,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商帮。在这些商帮中,势力最为强大的是A.苏商和浙商 B.晋商和徽商 C.苏商和徽商 D.浙商和晋商16.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 自认为清朝物产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 防止西方殖民者入侵 D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7. 对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A.只许五口通商 B.排斥一切洋务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严禁一切对外贸易18. 李约瑟认为“对于科学史家来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较重于科学技术方面,明清时期则是科技集大成时期,而且这一时期有些研究成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下列成就中能反映“明清时期则是科技集大成时期”的是 A敦煌莫高窟 B活字印刷术 C《红楼梦》 D《本草纲目》19. 下列科技著作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的是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20. 下列中外人物中以同样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是A.司马光与但丁 B.张择端与达尔文 C.曹雪芹与达芬奇 D.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21. 阅读材料: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请回答(1)这是哪一朝代官职的变化?文中的“帝”是谁?(4分)(2)材料中的“六部”直接对谁负责?(2分)(3)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2分)(4)上述史料据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2分)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的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评价八股取士时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1)科举制度诞生于何时?废除于何时?(2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4分)(3)材料二中顾炎武的观点与材料一中费正清的观点是否矛盾?请说明你的理由。(4分)23. 自去年以来,日本右翼围绕着“钓鱼岛问题”制造各种事端、开展日美联合夺岛军演等系列活动,引起中国人民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问题的极大关注。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材料一 图一 戚继光 图二 荷兰军队投降图 图三 沙俄侵略者侵入我国黑龙江材料二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 ——摘编自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请回答:(1)图一中的戚继光是中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图二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宝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2)17世纪中期,面对图三的情境,清政府哪位皇帝组织哪两次反击战?最终双方签订了哪一条约从而解决两国的东段边界问题?(4分)(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4分)(4)“学史使人明智”。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联系当今中日“钓鱼岛问题”,谈谈讨论“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2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材料二 材料三(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2分)(2)材料二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2分)(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实施的目的是什么?(2分)(4)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请你列举清政府加强对新疆和台湾管辖的措施。(4分)25. 明清时期我国历史最显著的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明朝和清朝前期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各起到什么作用?(6分)(2)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清朝前期对新疆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3)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你认为这一政策对当时的中国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4分)26. 读图与思考 图1 图2两幅图都是《天工开物》的插图,(1)图1描绘的是我国明代使用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机器,你知道它叫什么,做什么用的吗?(4分)(2)图2描绘的是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的情景。其中的竹竿做什么用呢?(2分)(3)这两幅图反映了明代我国文化上的一个什么特点?(2分)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练习答题卷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21.(1) (2) (3) (4 )22.(1)(2)(3)23.(1)(2)(3)(4)24.(1)(2)(3)(4)25.(1) (2) (3)26.(1)(2)(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练习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A D B D B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A D B D C D B D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21.(1)明朝。(2分)朱元璋。(2分) (2)材料中的“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2分) (3)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指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2分) (4 )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分)22.(1)隋朝。清朝(回答1905年也可)。(2分)(2)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答对2点即可)(3)不矛盾。(1分)费正清肯定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举制度曾经起到的积极作用,但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在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消极作用越来越大,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3分)23.(1)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2分)(2)康熙皇帝;雅克萨反击战;(2分)《尼布楚条约》。(2分)(3)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2分)史实: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2分)(4)“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要坚决同一切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势力和行为作斗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等等。(2分)24.(1)秦朝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巩固边疆。(2分)(2)西域都护的设置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2分)(3)制度:行省制度。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2分)(4)新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2分)台湾: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2分)25.(1)戚继光抗倭,平息东南沿海倭患,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卫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分)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2分)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赶走沙俄侵略者,保卫了祖国的边疆(2分) (2)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土尔扈行部回归祖国,清政府妥善安置。(2分) (3)闭关锁国。积极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对西方更改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4分)26.(1)图1叫“提花机”,用来织布,织出花纹来。(2)图2中的竹竿是用来排除矿井中的有毒气体(瓦斯)。(3)这两种技术都是领先世界的,说明到明朝,在传统的科技领域,我国的科技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