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练习A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练习A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练习A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运动 C.抗美援朝 D.改革开放
2.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3.大初九年级某班计划举办一个以“土地改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为主题的讲座,准备请一个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家长做主讲人。下面几位家长的年龄适合做主讲人的是:( )
A.毛家长—62岁 B.张家长—74岁 C.肖家长—54岁 D.钱家长—44岁
4.强调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1950~1952年土地改革
C、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5.语汇出现的频率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的主题。1952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是
A.大字报、红卫兵、“造反有理”
B.“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土改完成
C.解放军、西藏和平解放、合作社
D.“大跃进”、“一大二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6.歌曲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成为流动的历史。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③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④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③②① D. ①②④③
7.学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准备的以下图片资料,不适合采用的是
A.鞍山大型轧钢厂 B.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沈阳飞机制造厂 D.克拉玛依油田
8.“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0.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 ( http: / / www.21cnjy.com )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首诗出现在1976年4月5日的天安门广场上,你觉得这首诗里面的“豺狼”可能是指:( )
A.林彪集团 B.“四人帮”组织 C.王明、博古 D.蒋介石
11.下图是小马同学在历史笔记中用图示法学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史。请你帮助他标注出“伟大转折”的历史事件
A.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中共八大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2.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3.2009年5月,中宣部等10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广泛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性歌咏活动的通知》,入选的《春天的故事》、《走近新时代》、《好日子》等歌曲反映历史时期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4.“毛泽东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A.中共一大 中共七大 B.中共七大 中共十四大
C.中共一大 中共十四大 D.中共七大 中共十五大
15.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措施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③“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④“赶英超美”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6.今年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 ( http: / / www.21cnjy.com )雄率团访问大陆,他表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创造双赢。祖国大陆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解放台湾、完成统一 B.民间交流、维持现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实行三通、加强联系
17.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下列我国基本国策中最能体现这主题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一国两制
18.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B.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D.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19.周恩来是我党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某校举办周恩来事迹展,应选取的素材是
①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②领导南昌起义 ③领导秋收起义 
④参与解决西安事变 ⑤出席万隆会议 ⑥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⑥
20.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有什么消极作用?“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4分)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
(3)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4)材料二中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年10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26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成立。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进行这一军事行动的目的何在?(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克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所说 “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有赖于中国援朝军队的哪一位司令官的正确指挥?(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两位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革命英雄;并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6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的人免除劳役,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作奴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43页
材料二: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
——摘自辽宁一位普通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材料三: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四: 2010年五一节前夕,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待遇和工作条件,让劳动者体面劳动。而在此之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说过,“让老百姓更有尊严地活着”。
(1)材料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历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一著名改革对劳动者(农民)的尊重?这一时期,包含这一改革在内的一系列变法使我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进步性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民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对我国当时的工农业生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材料三表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农村实行了什么政策?为什么这一政策会使“个人集体都能富”?(2分)
(4)材料四中共和国领导人如此说,展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劳动者的什么态度?(2分)
(5)综合材料二三四,党不断调整和完善关于劳动者的政策,说明了什么?(2分)
24.【读懂年代尺,理清历史事】读年代尺,回答问题:
(1)请在下面写出①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当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2分)
①历史事件名称:
(2)在“A”阶段,我们伟大的祖国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历过欢欣鼓舞的成就和骄傲,也遭遇过刻骨铭心的失误与挫折……请你列举发生在“A”阶段的“成就”和“挫折”各两个。(4分)
(3)“B”阶段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2分)
(4)结合这段历史,请你给图中“A”阶段“B” 阶段各提炼一个合适的主题。(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2004年6月8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说,在当今时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刘建超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过去50年中作为重要的国际关系准则,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据新华网北京2004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6月12日电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12日在这里时记者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已被国际社会广为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将在新的时代,新的背景下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目的何在?(2分)
(2) 你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吗?(2分)
(3) 材料一中提到的:“和平共处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原则在过去50年中作为重要的国际关系准则,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请对此谈谈你的认识。(2分)
(4) 材料一中提到:“在当今时代,和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处五项原则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材料二中也提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的时代,新的背景下迸发出新的生命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过中国革命的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反复探索,人们才清楚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毛泽东选择在这里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因为:这个地区的群众基础比较好;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周围各县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便于部队筹粮筹款;地处湘赣边界,距离国民党统治的中心比较远,军阀之间又存在矛盾,对这个地区的控制力量比较薄弱”。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小岗村群众对“大包干“的赞扬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革命道路选择走向井冈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中国革命的探索”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大包干”指的是中国哪一项农村改革?根据材料二,归纳“大包干”的特点。(4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农村在革命和建设中地位的认识。(2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练习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1)
(2)
(3)
(4)
22.(1)
(2)
(3)
23.(1)
(2)
(3)
(4)
(5)
24.(1)
(2)
(3)
(4)
25.(1)
(2)
(3)
(4)
26.(1)
(2)
(3)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B B B B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D B C A A C D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1)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说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22.(1)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2)《朝鲜停战协定》 彭德怀
(3)邱少云、黄继光等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革命意志,自我牺牲精神。
23.(1)商鞅变法 封建制度确立起来
(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4)尊重和重视
(5)党始终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等)
24.(1)新中国成立,巩固新生政权
(2)成就:巩固新生政权(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也可;三大改造的完成或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任选两个
失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任选两个
(3)改革开放
(4)A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B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
25.(1)为了促进中国同印度,缅甸以及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2)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过去50年中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重要的国际关系准则在规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理国与国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国际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入,已经逐渐成为指导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国际关系准则。事实证明:在相互依存而又多元化的世界上,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最有生命力的仍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6.(1) 群众基础好,地势险要,便于部队筹粮筹款,敌人控制力量较薄弱;
南昌起义或秋收起义。
(2) 建立和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受群众欢迎,效果好,见效快,受益面广。
(3)突出农村的地位,言之有理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