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练习B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练习B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练习B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达赖、班禅固有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职位不变,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尊重藏民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寺庙,中央不强迫西藏各项事宜等。”17条协议的签订
①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 ②祖国实现了统一 ③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 ④给西藏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图片是历史恒久的记忆。下列歌词对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的描述,最为贴切的是
A.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C.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D.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3.下列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从土地私有制走向集体所有制的是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社 D.人民公社
4.某班同学开展以“新中国土地制度”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使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被彻底消灭
B.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的道路
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由集体所有变为农民所有
5.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抗美援朝的原因是
①朝鲜内战爆发 ② 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③ 美国侵略军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④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6.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段话应当是发表在哪一年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   D.1953年
7.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部门 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卫生 其它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7.8%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l:7.9
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农轻重获得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8.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文化大革命”结束 D.实行改革开放
9.2012年某人六十岁生日时,朋友们决定以歌曲联唱的形式来表示祝贺。如果朋友首先唱的是他童年时的一首歌,这首歌是
A.《在希望的田野上》 B.《走进新时代》
C.《北京欢迎您》 D.《学习雷锋好榜样》
10.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这突出表明文化大革命期间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 D.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11.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与这一宣传标语有关的是
A.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 “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 建立的原因 B. 建立的目的
C. 发展的过程 D. 发挥的作用
13.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指
A.上海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14.张大爷收藏了以党代会为主题的一组纪念邮票:
①中共七大 ②中共十三大 ③中共十四大 ④中共十五大
A.①主要矛盾 ②中国特色 ③市场经济 ④科学发展
B.①毛泽东思想 ②初级阶段 ③市场经济 ④邓小平思想
C.①经济建设 ②国企改革 ③计划经济 ④中国特色
D.①迎接胜利 ②走自己的路 ③一国两制 ④“三个代表”
15.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农村改革率先在广东开始
16.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 ( http: / / www.21cnjy.com )DP以年均近15﹪的增速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一事实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刺激了特别行政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别行政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17.某大会闭幕词:“现在我们大家都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我们需要实行容忍,彼此像友好的邻居一样在和平中一起生活。而这是人类赖以昌盛的唯一可靠的、真实的基础。愿我们在我们已经共同采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并愿( )会议成为指引亚洲和非洲的进步前途的灯塔”。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一届政协会议 B.八届十一中全会 C.八大二次会议 D.万隆会议
1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19.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国在经济、国防和外交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选项不符合题意的是
A. 完成第一个五计划 B. 组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C.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深圳成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
20.2015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7周年。作为一代伟人和鞠躬尽瘁的楷模,他的事迹至今还影响着我们。下列事件与他无关的是
A.领导南昌起义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建立黄埔军校 D.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4分)
(2)在材料一中,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4分)
(3)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开始于哪个时期?彻底被摧毁是在哪一年?(2分)
22.从一九四九年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一九五六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回答:(1)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4分)
(2)分别简述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和历史意义。(4分)
(3)联系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新中国建立后到1956年间我国取得辉煌胜利的根本原因。(2分)
23.材料一:1956年秋,中共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召开,大会指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提出了当时的主要任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了路线方针政策。
(1)主要矛盾变化和主要任务提出的依据是什么?大会指出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4分)
材料二:1958年,中共八届二次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接着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苏联提出在十五年内赶上和超过美国,中国也提出十五年内赶上英国,后改为七年赶上英国,再后来改为三年赶上英国。
(2)分析中国以上现象出现的原因。带来了哪些影响?(2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政治和经济上做了怎样的重大转折?(2分)
(4)分析以上问题,你得到的认识有哪些?(2分)
24.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材料二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4分)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4分)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12月,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迫切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12月23日,在重庆召开了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讨论了有关对日作战问题,并确定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由史迪威任中国战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摘编
材料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2分)
(2)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2分)
(3)根据材料二,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的不同点。材料二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4分)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稳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2分)
26.材料一:我们希望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望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导地位。 ─—中共“三大”宣言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加入本党……在于灼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今日军阀与帝国主义勾结现状,并非国民革命无由打破;而国民革命,惟本党负有历史的使命,非加入本党,无由为国民革命而尽力。且当国民革命时代,一心一德,惟本党之主义是从;其原有之共产主义,固不因之抛弃,而鉴于时势之关系,初不遽求其实现,故与本党主义亦无所冲突。
——国民党中央训令(1924.8)
材料三: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现在为求得与国民党的精诚团结,巩固全国的和平统一,实行抗日的民族革命战争,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材料一、二中体现出来的国共双方合作的目的是什么?(2分)合作后的成果有哪些?(2分)
(2)材料二中国共合作的背景是什么?(2分)国民政府发表此宣言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2分)
(3)对于两次的国共合作,你有怎样的认识?(2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练习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A B D B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B D C D D D C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1)
(2)
(3)
22.(1)
(2)
(3)
23.(1)
(2)
(3)
(4)
24.(1)
(2)
(3)
25.(1)
(2)
(3)
(4)
26、(1)
(2)
(3)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A B D B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B D C D D D C
二、非选择题(共6题,60分)
21.(1)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2)土地改革是我国农村的一场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通过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所以说它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3)战国时期。1952年。
22.(1)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③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④稳定全国物价和反对贪污腐败
(2)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大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或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胜利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意愿的宪法或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重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①新中国的建立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基础
②党确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
③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振奋的精神和工作热情
23.(1)依据: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定性胜利;中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已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基本建立起来。
关系:主要矛盾是制定主要任务的前提和根本;主要任务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具体措施。
(2)原因:受苏联追求不切实际目标的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困难估计不足;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广大人民迫切要求尽快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
影响: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导致了三年严重经济困难。
(3)转折:政治上,拨乱反正,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4)认识:必须正确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4.(1)措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果: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或“左”的错误,以及三年自然灾害也可得分)。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施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1 )迫切需要中国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2)外交孤立政策(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3)社会制度不同;求同存异。
(4)相互尊重、支持、合作,互不干涉内政。(其它回答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
26、(1)目的:促进国内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2分)
成果:创建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2分)
(2)背景:日本侵华(2分)
标志性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2分)
(3)认识:自圆其说即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的合作促进了革命(或战争)向着胜利的方向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由于阶级性差异,他们的合作也注定不能长久。(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