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3题,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是欧洲文明发源地,海岸线曲折,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建立了城邦的文明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2.下图是19世纪梵高的油画作品。见图溯源,马铃薯最早出现在欧洲是因为( )A.“三角贸易” B.新航路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3.下列两幅图片反映出英国政治转型的特点是( )A.彻底与激进 B.保守与落后 C.妥协与倒退 D.传承与创新4.下面是不同人物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对这些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本杰明·富兰克林:我支持这部宪法,尽管它有很多缺憾。 威康·格莱斯顿: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马丁·路德·金: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威尔逊: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A.“它有很多缺憾”:规定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B.“特定的历史时期”:美国南北战争期间C.“要求赋予自由”:强调三权分立 D.“它是一块奠基石”:奠定了美国政治的基础5.西方“步入近代”的过程: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方面的变革,以下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 )A.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C.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D.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6.直接引发1865—1880年美国工业产量变化(见下图)的政治因素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7.“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开始培养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材料认为1861年改革主要是由于( )A.纯粹为了军事考虑 B.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C.调动农奴生产积极性 D.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8.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1859年,《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上述材料说明了(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突出 B.自然科学影响近代社会发展C.文学大师推动文化走向繁荣 D.科学巨匠引擎科学技术发展9.下面的思维导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时整理的笔记,图中3空缺处最合适的选项是( )A.推广大众教育 B.注重垄断组织的发展C.注重环境保护 D.大力开展城市化建设10.19世纪70年代起,在日本过去认为是脏物的牛肉、牛奶开始被列为上等食品,东京、大阪、横滨、神户各地出现许多牛肉菜馆。“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吃牛肉为不开化”。上述变化表明日本( )A.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 B.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C.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 D.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11.杰里·本特利说,尽管俄国成功地开始了工业化进程,但是,经济上的剥削和缺乏政治自由使工人们越来越容易接受革命的宣传,当遭遇更大的军事挫败和政治压迫时,这些情绪最终在20世纪初毁灭了俄帝国。印证这一结果的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 B.农奴制改革 C.十月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12.1930~1931年,纽约市儿童餐厅提供的廉价午餐数量猛增,曾在1917~1918年因战争而畅销的香烟产量再次剧增,许多穿着整洁西装的商贩在街头兜售苹果,也成为城市一景。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经济危机持续加深 B.社会矛盾趋于缓和C.新政取得良好成效 D.福利制度已经确立13.有一天,希特勒特别欣喜地说:“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因为我们有了一个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的盟国。”同一天,蒋介石也突然产生一种特别放松的感觉,破天荒地对副官说:“今天晚上去看戏。”导致他们俩情绪发生这种变化的重大事件是( )A.诺曼底登陆 B.德国突袭苏联 C.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D.苏联对日宣战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第14题6分,第15题6分,第16题12分,共24分)14.(6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一次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它造成的军民伤亡人数是历次战争中最多的,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伤亡共8000余万人。战争对参战国的城市、乡村、工业、农业等造成的物资总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以上。世界各国人民以伟大的反法西斯联盟的全面合作与战略协同,进行了一场正义的战争,最终打败法西斯轴心国,拯救了人类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摘编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世界现代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上涂“A”;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上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上涂“C”。(4分)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规模大,范围涉及世界所有国家。(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大量物资损失和人员伤亡,破坏性大。(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全面爆发到1945年结束,持续时间长。((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人类如何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谈谈你的想法。(写出两点即可,2分)15.(6分)启蒙运动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1)依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的依据。(3分)材料二 伏尔泰认为,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在理性的引导下,法国迎来了一次“壮丽的日出”。正如路易十六所说:是伏尔泰灭亡了法国。——摘编自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世界通史》(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路易十六的观点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分)16.(12分)制度创新材料一 世界近代的政治制度(部分)由于查理一世等守旧势力对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阻挠……英国进行了光荣革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大大限制了君主权力,使英国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改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国王路易十六等势力的倒行逆施,引发了法国大革命,最终以人民广泛参与的彻底革命,确立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 ——改编自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1)材料一中英法两国革命后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根据材料分析两国革命的共同原因。(3分)材料二据统计,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间,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用贫雇农,采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2)根据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日两国改革的共同作用。指出它们反映的时代主题。(3分)材料三 一种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才能保持生命力。制度创新可以对国家兴盛产生稳固的保证作用,可以产生全方位,根本性的作用。综观15世纪以来的世界主要国家,在其兴盛时期,都重视创新而不墨守成规,都不断改革而不因循守旧。——据齐世荣《国家兴盛与创新改革关系的历史考察》(3)请结合20世纪上半期世界历史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三中“制度创新可以对国家兴盛产生稳固的保证作用,可以产生全方位,根本性的作用”这一观点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6分)九年级第二次月考答案2022.1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C B D D A B B B C C C A C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小题,第14题6分,第15题6分,第16题12分,共24分。14.(1)① B ② A ③ A ④ C (每小题1分,共4分)(2想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要和平共处,加强合作与交流等等。(2分,写出2点即可)15.(1)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识之士的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3分, 任答3点)(2)同意。(1分)以伏尔泰为首的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专制制度;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2分,任答2点,只回答“同意”,没说明理由不得分)不同意。(1分)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制约资本主义发展;国内社会矛盾激化;财政危机严重;三级会议的召开激化矛盾;伏尔泰的个人作用有限。(2分,任答2点,只回答“不同意”,没说明理由不得分)16.(1)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共同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3分)(2)共同作用: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2分)时代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分(3)说明: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1921 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33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手段,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1934年开始的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 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6年形成的苏联模式,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6分,任意3点,时序不正确扣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