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绳扣系法——灯头扣》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四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常用绳扣系法——灯头扣》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四年级

资源简介

《常用绳扣系法——灯头扣》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绳结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灯头扣的基本结构和系法;
3. 能够自己动手制作灯头扣。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勇于尝试和不怕失败的勇气;
3. 培养学生的珍惜和利用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灯头扣的基本结构和系法;
2. 制作灯头扣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灯头扣的结构和系法的理解;
2. 制作过程中的细节处理。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的第17课,学生年龄在9-10岁之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但是在制作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细心和耐心。同时,学生也需要在团队合作中加强沟通和协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拿出灯头扣的实物,并展示给学生观察。学生们好奇地盯着实物,脑海中充满了猜测。教师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并猜测灯头扣的用途。不同小组的学生积极交流,提出各种猜测,例如:“它可能是用来夹住灯泡的。”、“也许可以挂在墙上当装饰品。”等等。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猜测。
2. 讲解灯头扣的结构和系法
教师开始讲解灯头扣的基本结构和系法,并通过投影仪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解释灯头扣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夹持部分和扣紧部分。夹持部分通常是由金属制成,具有弹性,可以夹住灯泡。扣紧部分则是用来固定夹持部分的,通常是通过按钮、旋钮或其他机械结构来控制。教师详细解释了各个部分的功能和原理,并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
3. 制作灯头扣
(1)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灯头扣的步骤,并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制作。教师手持一组材料,包括金属夹子、按钮和小螺丝,并示范如何组装它们成为一个简单的灯头扣。学生们专注地观察教师的操作,并在笔记本上记录制作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灯头扣的制作,教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每个小组分配一套材料,学生们互相合作,按照教师的示范进行组装。他们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共同完成制作过程。
(3)学生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灯头扣,并在小组内展示。完成基本制作后,学生们被鼓励自由发挥创造力,通过添加装饰物、改变形状或颜色等方式,个性化他们的灯头扣。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和灵感来源。全班同学鼓励和赞赏彼此的创意。
4.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灯头扣的结构和系法,并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灯头扣。教师提醒学生关注灯头扣的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家庭照明、办公室灯具等,并与学生一起思考其他可能的用途。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各种实用小工具的设计原理和创新点。
在总结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灯头扣的认识和体验。教师对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意表示赞赏,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好奇心和创造力。教学过程结束,学生们满怀成就感和对灯头扣的理解,期待着接下来的学习挑战。
五、板书设计
灯头扣
结构:两个环、一个结
系法:左环套右环,左环过结,右环过结,左右环拉紧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制作灯头扣的方式,既让学生了解了绳结的基本概念,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但是,在制作过程中,有些学生还是缺乏细心和耐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强调。此外,我还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和积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