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6 电磁场的能量 电磁污染及控制一、教学目的:1.理解电磁场的概念。2.了解电磁场辐射的来源、电磁辐射的分类。3.了解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或减少电磁辐射造成的危害。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磁场辐射的来源难点:如何防治或减少电磁辐射造成的危害三、教学建议:教法建议:多媒体教学、讲授教学设计方案:(一)引入新课设疑提问:电磁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繁荣,那么电磁波带给人们欢乐、方便的同时,它的危害有哪些呢?(二)引出新课内容电磁场具有能量,电磁场中某一区域的电磁场能量,等于该区域内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之和。由于电场、磁场是周期性变化的,因而电磁场的能量也随着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因为电磁场具有能量,所以电磁波的传播伴随着能量的传播。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电磁辐射能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相同。电磁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计算机、无线通信等各种电器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之中。人类在享受电磁波带来的欢乐、方便的同时,也受到了它的危害。在我们工作、生活的空间里充满了各种频率的电磁波,电磁辐射造成的电磁污染日益严重,应给予高度重视。1.电磁辐射的来源一是自然形成的,如大气中的雷电、宇宙射线、天体放电和地磁辐射等。二是人为产生的,如广播电台、电视台、卫星地面站、无线电寻呼台、雷达和医疗用的电磁设备,以及家庭用的电视机、微波炉、电磁灶、录音机、磁化杯等。随着电磁技术的发展,人为的电磁辐射成为主体。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频道越来越宽,密度越来越大,传播空间广且距离远。新的电子产品不断涌现,并向高频率、高速度、高密度、高灵敏度和大功率方向发展。2.电磁辐射的分类(1)电离辐射,如穿透力很强,能使空气分子电离的X射线、γ射线。这种辐射对人体危害较为严重,我们将在以后讨论。(2)非电离辐射,如电视、微波炉、微波理疗机、微波通讯及雷达等,辐射能量较少,对人体危害较小。但是,高强度、长时间的辐射仍会危害健康,产生严重后果。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辐射的频率高低、强度大小,以及照射的时间长短。频率较高,强度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过量的电磁辐射能量被人体吸收后,将会危害人体健康。高频高强度的电磁辐射有很强的致热效应,会破坏生物体的热平衡。电磁辐射还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严重的会损坏仪器。3.防治或减少电磁辐射危害的方法(1)远离辐射源。如看电视时应离电视机远一些,使用微波炉不要长时间守在炉前,高压输电线、高压变压器要远离人群,非工作人员不要在其附近逗留。(2)屏蔽辐射源,吸收辐射能量。可根据电磁屏蔽原理,制作屏蔽壳罩、屏蔽室把辐射源屏蔽起来。电磁屏蔽应使用电阻率小或磁导率高的材料,电阻率越小,磁导率越大,屏幕效果越好。适当增加壳壁的厚度,也可以提高屏蔽效果。电磁屏蔽物上不能随意开缝,因为电磁屏蔽还利用了涡电流的作用,若缝隙割断了涡电流的通路,就会降低屏蔽效果。在辐射源的周围放一些对电磁辐射能量有吸收作用的材料,也可以吸收一些辐射能。(3)减少辐射源的数量,限制辐射空间,降低辐射强度。例如,选择微波炉时应注意其微波是否泄露,选择手机应注意其辐射是否超标。(三)小结1.电磁场具有能量,电磁场的能量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2.电磁场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伴随能量的传播。3.电磁辐射的危害及其防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