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技术物理 上册》 10—4 电磁感应的应用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教版《技术物理 上册》 10—4 电磁感应的应用教案

资源简介

10—4 电磁感应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了解涡电流、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感应圈、电能表和磁纪录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涡电流、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的原理
三、教学器材
幻灯片
四、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讨论、演示实验、讲解
教学设计方案:
(一)引入新课
电磁感应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举几个例子介绍它的应用情况。
(二)新课内容
1.涡电流 将整块导体放入变化的磁场中,或者让它与磁场做相对运动,由于穿过导体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导体内将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在导体内自成闭合回路,其形状像水中旋涡,称为涡电流,简称涡流(如图1所示)。
图1 整块导体中的涡流 图2 感应炉
对于大块金属,由于其电阻很小,产生的涡流会很大,因此会产生大量的焦耳热。高频感应炉(如图2所示)就是利用涡流的热效应冶炼金属的,它使炉中的金属产生涡流,自己熔化自己。电磁灶则是利用涡流的热效应加热食物,它主要由加热线圈,灶面板,调节开关和安全保护电路等组成,(如图3所示)是电磁灶的原理图。它的工作原理是:先把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和滤波变为直流电,然后通过电子开关迅速的导通和截止,使加热线圈中的电流以极高的频率变化,结果线圈周围产生剧烈变化的磁场,处在磁场中的铁锅上就会有感应电动势产生,锅体中形成涡流,产生焦耳热。与传统的灶具不同,电磁灶的特点是锅热灶不热,其热效率可达80%以上。
图3 电磁灶
涡流还有电磁阻尼效应,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涡流,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力,阻碍导体相对磁场的运动,形成制动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磁场中运动的导体会很快停止运动。一些仪表在测量时,要求指针迅速停上在读数的位置,常常是应用了电磁阻尼效应。表头内线圈中的铝框在随线圈摆动过程中产生涡流,涡流在磁场中受到制动力,铝框在制动力作用下会迅速停止运动。
在利用涡流有利一面的同时,还要减小它有害的一面。例如,电机和变压器线圈中的铁心,由于处在线圈交变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中,会产生涡流而发热,铁心的温度不断升高,使材料绝缘性能下降。温度过高时甚至会烧毁线圈,破坏电器设备。涡流发热会消耗能量,使电机、变压器的效率降低。所以铁心常采用彼此绝缘的硅钢片叠压而成,以便减小涡流,减少热损耗。
2.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是测量交流高电压的装置。它实际上是一个降压变压器,由绕在铁心上的两个线圈和低压电压表组成,如图4所示。匝数多的线圈和被测电路并联,匝数少的线圈和测量仪表组成回路。用仪表测出低压端的感应电压U2,再乘以匝数比就得到待测的高压值。
3.电流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是测量交流大电流的装置。它也有两个绕在铁心上的铁圈,实际上是一个升压变压器。变压器的低压端和被测电流的导线串联,高压端线圈和电流表组成回路,如图5所示。电流表测出的不是输电线中的大电流I1,而是高压端的感应电流I2。测出I2,再乘以匝数反比,即可求得I1 。
图4 电压互感器 图5 电流互感器
常用的钳形电流表(如图6所示),实际上也是一种电流互感器。它的铁心是钳式的,可以打开和闭合,使用十分方便。
图6 钳形电流表
4.感应圈 感应圈(如图7所示)是在实验室产生高电压的装置。原线圈和副线圈缠在同一个铁心M上,与电源相连的原线圈导线粗、匝数N1少;副线圈导线细,匝数N2很多,在线圈的两个端点间有空气间隙G。当原线圈电路接通后,铁心被磁化,吸引衔铁P,电路在A点被切断,这时铁心磁性消失,由于弹力又便弹簧片S与螺旋W接触,电路重新接通,这样,原线圈中的电流持续通、断,快速变化。原线圈中电流的变化,引起副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在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由于电流变化剧烈,且N2 >> N1,所以副线圈中的电动势可高达几万伏,甚至十几万伏。汽车发动时,就是利用感应圈的高电压产生火花放电,实现点火的。
图7 感应圈
5.电能表 在交流电路中,一般使用感应电能表,感应电能表分为单相和三相两类,基本构造如图8所示,它由电磁线圈、可以转动的铝盘和制动磁铁组成。和负载并联的电压线圈匝数多而导线细,承受全部电源电压。和负载串联的电流线圈匝数少而导线粗,通过全部负载电流。在两块电磁铁之间的铝盘,由于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分别产生的变化磁场,使通过铝盘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铝盘中引起涡流。涡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使铝盘加速转动。由于制动磁铁的电磁阻尼作用,使铝盘做匀速转动。铝盘在一定时间内的转数和该时间内的电能消耗成正比。因此计数器上的读数可反映所消耗的电能。
选用电能表时,应大致估计用电总功率,一般按照用电总功率的二至三倍确定电能表的规格。
图8 电能表 图9 磁录音原理
6.磁记录 根据电磁感应的规律和铁磁材料的特性,把转变成电信号的信息记录下来的过程,称为磁记录。下面把录音和放音为例,介绍磁记录的原理。
首先经话筒把声音转化成按照声音变化的电信号(称为音频电流)。经过放大的电信号,通过磁头(一个具有微小缝隙的电磁铁)上的线圈,铁心被磁化,在缝隙处产生随音频电流变化的磁场(如图10-32所示)。磁带紧贴缝隙移动过程中,磁带上的磁粉被磁化,它的剩磁就记录了随声音变化的磁信号,完成了录音过程。录好的磁感线如图9所示。放音与录音过程相反,让已录了音的磁带在磁头缝隙下通过。带上的剩磁将引起铁心内磁通量的变化,使铁心上的线圈产生变化的感应电流。经过放大,送到扬声器还原为声音。
图9 录好的磁带的磁感线显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