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章 电磁感应引言:在上一章我们知道电流能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不能产生电流呢?法拉第经过近10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导致了现代发电机,变压器的出现,使大规模、远距离、广泛地使用强大电力成为可能,并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应该说,电磁感应给我们带来光明,并引领人类步入电气化的时代。本章介绍电磁感应现象,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了解电磁感应的一些应用。最后,简要介绍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和电磁场、电磁波的主要特征。10-1 电磁感应现象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2.掌握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3.会应用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 楞次定律难点:用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三、教学器材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线圈、示教电表、导线四、教学建议教法建议:启发式、讨论、演示实验、讲解教学设计方案:(一)引入新课:在上一章的学习中,我们研究了磁场的规律,懂得了运动的电荷可以激发磁场,那么,磁场能不能产生电流呢?让我们先来观察下面的实验,并思考其中的道理,总结规律。引出新课内容1.电磁感应现象图1 电磁感应现象(1) 图2 电磁感应现象(2)穿过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回路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称为感应电流。在实验一中,磁铁相对线圈静止时,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电表的指针不发生偏转,回路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由此可知,产生电磁感应的条件是:穿过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2.楞次定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看到,磁铁插入线圈和抽出线圈时,电表的指针偏转的方向不同,说明:这两个过程中,电流的方向不同。那么,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遵循什么规律呢?俄国物理学家楞次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产生的磁场去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来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1)确定回路中原来的磁场方向;(2)确定穿过回路的原磁通量如何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3)运用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原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4)最后,根据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应用举例:如图3(a)所示,条形磁铁N极插入闭合线圈,穿过线圈的原磁通量(在图中用实线表示)逐渐增加,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原磁通量的增加,方向应和原磁场方向相反(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然后用右手螺旋定则就可以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图上已标出)。图3 楞次定律如图3(b)所示,如果是条形磁铁的N极拔出线圈,穿过线圈的原磁通量(在图中用实线表示)逐渐减少,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原磁通量的减少,则其方向要和原磁场方向相同,补偿原来磁通量的减少(在图中用虚线表示)。同样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图上已标出)。3.右手定则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右手定则来判断:伸开右手,使拇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拇指指向导线运动方向,其余四指所指即为感应电流的方向。如图5所示。图4 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图5 右手定则右手定则应用举例:如图4所示,把一金属框架abcd放入一磁场中,框架平面与磁场垂直,框架上有一可滑动的导体ef,当ef向右滑动时,判断ef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解:伸出右手,让磁感线穿过掌心,姆指指向速度的方向,这时,四指的指向是由f指向e,即为fe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也可以用楞次定律来判定:原磁通量垂直abcd平面向上,ef向右运动,穿过abef回路的原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回路中感应电流的磁场应阻碍原磁通量的增加,其方向和原磁场方向相反,垂直平面向下。根据右手螺旋定则,感应电流方向为bafeb,在ef上是从f到e。可见,右手定则是楞次定律的特例。(二)小结应用楞次定律时,注意分析,原来的磁场及原来的磁通的关系,定律中阻碍的含义中不仅有“反抗”的意思,也有“补偿”的意思。强调因果关系:只有当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才会有感应电流的磁场出现。(三)作业布置p.90 2、3、5、6、7题 《技术物理练习册》(第3版)相关习题(四)教学建议1.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装置。2.做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现象,注意电表的反映并及时组织讨论。3.楞次定律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感应电流的方向,但是确定了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通之间的阻碍关系。讲课中要明确原磁场的方向,原磁通及其变化情况,这是确定感应电流磁场方向的依据。要把应用楞次定律的四个步骤分析清楚。4.右手定则是楞次为主定律的特例,教学应以楞次定律为主,淡化右手定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