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 俄国的改革【课题与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 (1课时)【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研读史料,了解俄罗斯国家统一的基本过程,掌握彼得一世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性质及影响,感悟改革对俄国历史的促进作用。2.通过研读史料,分析概括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培养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3.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彼得一世和1861年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设计说明:依据教材和学情,对本课课标要求进行分解。将“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分解为:目标1“了解俄罗斯国家统一的基本过程,掌握彼得一世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性质及影响,感悟改革对俄国历史的促进作用”,目标2“分析概括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目标3“知道彼得一世和1861年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设计了行为条件“通过阅读教材、识读地图和研读史料”、阅读教材,实现从目标中看得见教,看得见学,并将目标指向“培养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目标的三维叙写。【评价任务】1.完成任务一(检测目标1、2)2.完成任务二(检测目标2)3.完成任务三(检测目标3)【资源与建议】本课从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两个方面介绍了俄国的改革。1861年改革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任务二、任务三突出重点难点。设计说明:本环节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所学内容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重难点并明确学习任务,突破重难点。【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说过的一句话:“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引导学生思考普京为什么会佩服彼得大帝,顺势导入本课的学习。【设计意图】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二、讲授新课结合课本,了解俄罗斯国家的演变过程,了解俄国的社会现状,知道俄国在改革以前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了解农奴的处境。任务一:阅读教材第6-8页的内容和下列史料,找出彼得一世改革的原因(目的)、措施、影响。(指向目标1、2)材料展示:17世纪末落后的表现:军事上:只有陆军没有海军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文化上: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23.6%目的:措施:(1)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材料展示: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普希金影响:任务二:阅读教材第8页的内容和下列史料,分析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原因、目的。(指向目标3)原因:目的:性质:任务三:阅读教材第8页的内容找出改革的时间、人物、措施,完成下列内容。(指向目标3)4.时间:______年,5.人物:___________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6.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材料: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列宁影响:本课总结展示本科知识结构,【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相关知识点,从整体上把握书本内容。四、检测与作业1.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指的是( )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B.效法西方政治制度废除沙皇专制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2.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D.贵族力最弱小无力对抗3.《新全球史》中写到:“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国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沙皇专制统治结束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学后反思总结1861年改革的性质(对比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本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考试的常考点,加强背诵,多做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