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上册) 主备人: 上课时间: 月 日课 题 3.2 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态,能构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掌握熔化曲线的物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现现象的情感。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教学方法 讲授法 实验法 讨论法教学准备 教材 多媒体课件课型课时 新授课 一课时教 学 过 程 个性化补充一、新课导入 图片展示白云天气、冰雪天气、下雨天气来谈起水之旅。(之后让同学们观看视频)引出水的不同状态。 1.云、雨、雪……它们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 2.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 物质状态(物态):固态、液态、气态 二、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物态变化同学们知道了我们的物质状态又固态、液态、气态。那什么是物态变化呢? 总结: (1)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2)条件:存在温度的变化 知识点二:熔化和凝固 我们知道了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那我们今天就先来看一下固态和液态之间相互变化。(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53的内容)回答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 总结: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让学生在举一些生活中属于熔化的例子,并分享。)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 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让学生在举一些生活中属于熔化的例子,并分享。) 教师举例: 固态岩石在高温下化成液态岩浆从火山口喷出----熔化 刚从火山口喷出的液态岩浆冷却之后则变成固态渣子----凝固 教师说明:从这里我么们可以看出,熔化要吸收热量使固态变为液态,而凝固则是放出热量使液态变为固态。即: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教师展示两幅图(加以说明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人中暑时用冰袋降温 下雪不冷化雪冷 (教师详细讲解这两个例子)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科学探究:物质的熔化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样吗?(主要是探究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规律。) 2.假设和猜想: (1)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2)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3.实验设计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计时表、海波(硫代硫酸钠)、石蜡、水等 介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强调酒精灯和温度计的用法。 海波 实验装置 器材安装:从上往下 水浴加热目的:受热均匀(1)实验探究:海波熔化 观察演示实验完成表格,绘制图像。 (2)实验探究:石蜡熔化 观察演示实验完成表格,绘制图像。 分析: 看图思考:在海波熔化图像中AB, BC ,CD段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BC段物质是否吸热,物质温度如何变化?B点、C点及BC之间各处于什么状态? (让学生交流发言) 总结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从固态变成了液态;(2)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不同点:(1)海波(硫代硫酸钠)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2)石蜡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没有熔点)。 知识点三: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做晶体,如海波(硫代硫酸钠)、冰等。非晶体: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非晶体,如石蜡、松香等, (多媒体出示一些晶体与非晶体的图片) 拓展: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比较和条件。 相同点:从外界吸热。 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能继续吸热。 不同点:(1)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即晶体熔化时有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非晶体没有熔点。(2)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 讲解几种晶体的熔点(展示晶体的熔点表格),让同学们谈谈从表格中你可以获得哪些知识?(教材65页小资料) (学生交流讨论) 小结: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化(吸热))三、课堂小结 (液态) (固态)本节课学了: (凝固(放热)) 晶体:物有固定的熔点。 非晶体:没物有固定的熔点。 巩固练习 1.冰的熔点是 ,在炎热的夏天,放在外面的冰会熔化,那么在熔化过程中,冰的温度( )。 A 降低 B 不变 C 升高 D 先降低后升高 2.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 。 (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 。B板书设计 3.2 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做晶体;如:海波、冰等。 非晶体: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非晶体;如:石蜡、松香等。 作 业 布 置教 学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