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课件-中职历史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课件-中职历史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

资源简介

(共55张PPT)
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
与文化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 中国历史
P-89
目录
一、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明清科技
三、明清文化
新课引入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16世纪以来,花生、玉米、甘薯(红薯)等作物逐渐传入中国,得到广泛种植。16世纪60年代,甘薯已经成为云南和福建的主要食物。
玉米、甘薯等作物产量大、耐旱、土壤适应性高,在广大山区和北方干旱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成为明清以来中国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P-89
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的重要性,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道光时期,全国人口超过4亿人。
从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把招抚流亡,鼓励垦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其一,宣布垦荒归己,由政府发给垦荒者印信执照,明确产权,并且保护垦荒者的土地所有权。顺治六年四月,明确宣布:“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有主荒田,令原主开垦,官给牛、种。其二,又作了补充规定:“如有主荒田,原主不能开垦,地方官另行招人耕种,给予印照,永远承业,原主不得妄争”。顺治十四年,又宣布将“永远承业”改为“永为己业”。
顺治帝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水利兴修方面,治理大河,修建水利工程;
(3)粮食种植方面,改进技术、品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明清时期被加固了的钱塘江海塘
经济作物花生、甘薯在清朝时被广泛种植
新的高产量农作物引入中国;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的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同时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清朝耕织图
清朝治水图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明朝后期,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生产。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清代粉彩瓷器
手工业
商业
(1)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商业网
(2)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
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扬州等)
(3)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商帮(晋商、徽商)
清朝著名徽商:胡雪岩
晋商可以追溯到隋唐之间的武士貜,武则天之父。晋商通常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
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盛世滋生图
3、人口的增长
(1)、原 因
清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2)、带来的问题
人地矛盾突出
水土流失,地力下降
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古代人口情况一览表
四大名镇之景德镇
天下四大镇
——历史纵横
四大名镇之佛山镇
四大名镇之汉口镇
四大名镇之朱仙镇
二、明清科技 P-91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潘季驯的《两河见管》
《河防一览》
傅泽洪的《行水金鉴》
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总结性的重要科技著作。
  《天工开物》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是一部总结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朝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反映了明朝时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技术和经验,对研究明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具有很高的价值。这部书现在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书影
《天工开物》插画
《天工开物》插图
《天工开物》所记载的明代海运漕粮的双桅杆大船
《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成书时间:明朝
内容:共收载药物1892种,新补入药物374种,附有药方11096首。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的医药学。
地位:是我国古代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潘季驯的《河舫一览图》局部
李时珍采药图
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
利玛窦是明末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1601年,他到北京传教,同时向中国士大夫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他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开扩了中国人的视野。他和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他还把在中国传教期间的经历和见闻 ,写成了《利玛窦札记》。
利玛窦
徐光启官至礼部尚书,他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跟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两人还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此外,徐光启还编著了一部农学巨著——《农政全书》。
利玛窦和徐光启


《农政全书》书影
《农政全书》内文
三、明清文化 P-93
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四库全书》《五经大全》
京剧
《永乐大典》
明清时期,思想文化有所发展 。明代重视儒学,规定科举考试的四书部分以程朱理学为正统学说,以官方编著的《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为具体内容,以八股文为文章程式,从内容到形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规范,束缚了士人的思想和创造力。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 ,其由北宋时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程颢与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永乐大典》
明清
(1) 明清图书的编纂
明成祖选派解缙等儒臣文士3000人,编辑《永乐大典》,有明成祖提名。
其收入经、史、子、集、文艺、工艺、农艺等图书七八千种
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永乐大典》遭到空前浩劫
《四库全书》
乾隆时期,清政府委派纪昀等160多人,用了十年时间编成。
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共七万九千卷,收入古书三千四百多种。
是我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清政府在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大量销毁和删改不利于他们统治的书籍和文字
  《四库全书》是中国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编写于乾隆年间,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全书按照西汉以来历代沿用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纂,每大部又分若干类,类下细别为属。
《四库全书》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二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纪晓岚)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姓纪名昀yun(1724—1805) ,字晓岚,河北献县人。乾隆19年中进士,又授为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因学识渊博为乾隆赏识,命他为《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住于阅微草堂。著有《阅微草堂笔记》。
《四库全书》编成后,全书共抄成7部,分藏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等七处,在其后的200多年中历经战乱,屡遭厄运,损毁过半。目前仅余文津阁本、文渊阁本、文溯阁本和半部文澜阁本。文津阁《四库全书》1915年入藏国家图书馆,与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并称四大镇馆之宝。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文津阁本,是保存最为完整并且至今仍是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唯一一部,也是普遍认为学术价值最高的一部。2003年,商务印书馆、国家图书馆决定将其作为国家重点出版工程,影印出版文津阁《四库全书》12月22日正式亮相。经过4年多的努力,影印本文津阁《四库全书》于 2006年底成功出版面世。
你如何看待《四库全书》的编撰?
积极的一面
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对古籍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有重大贡献。
消极的一面
在编撰的过程中,清政府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大肆涂改、删削或禁毁,使祖国文化遗产遭到很大破坏。
明清
(2) 古典小说的兴起——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罗贯中:以《三国志》为基础,兼野史和杂史
《水浒传》——施耐庵:描写北宋末年山东一带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
《西游记》——吴承恩:优秀的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曹雪芹&高鹗:我国古典小说思想性、艺术性成就最高的一部现实主义巨著
《儒林外史》——吴敬梓:以反对封建伦理和科举八股为中心内容的讽刺小说
《聊斋志异》——蒲松龄:尖锐的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抨击八股取士的弊端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反抗精神的鬼狐形象
《红楼梦》
《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插图
罗贯中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戏曲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博览群书,精通历史典籍,文化素养深厚。他的作品有《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施耐庵故里
《水浒传》
施耐庵
施耐庵(1296-1372),本名彦端,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今江苏省泰州市),迁兴化县(今江苏省兴化市),再迁吴县,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着之一《水浒传》的作者。关于他的生平,由于缺乏资料而众说纷纭,甚至对有无此人说法不一。他还被人认为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老师。
《水浒传》插图
吴承恩塑像
吴承恩(1500-1582),是明朝小说家。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书香之家,幼时便好搜奇闻趣谈,爱读野记稗史。一生中除了做过短期的长兴县丞外,始终过着卖文为生的清贫生活。主要作品《西游记》,他的诗、文、词创作很多,被后人编订成《射阳先生存稿》4卷。
《西游记》
《红楼梦》
曹雪芹
曹雪芹(1715-1763)是清朝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曾祖父、祖父、父辈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年之余,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13岁家道中落,后以卖画为生和靠朋友接济度日。在38岁左右开始专心致志地创作《红楼梦》,1762年的除夕因贫病无医而逝世。生前《红楼梦》写到80回。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
贾宝玉和林黛玉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山东淄川人。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明末清初。出身小地主小商人家庭,在科举场中很不得意,满腹实学,屡不中举,到了71岁,才考得了贡生。他牢骚满腹,便在聊斋写他的志异。《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郭沫若对他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印章
蒲松龄故居
名称 作者 内容 地位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 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 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的故事 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贾府由盛到衰的变迁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3) 戏剧的发展
明清
汤显祖——《牡丹亭》
他受李贽的进步思想影响,主张文学创作应当表现真实情感,反对模仿古人
洪升——《长生殿》
通过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歌颂生死不渝的爱情,也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朽
孔尚仁——《桃花扇》
秦淮歌妓李香君和复社文人侯方域的爱情故事,揭露了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南明小朝廷的腐化堕落。其跳出了俗套的恋爱故事,是爱情直接和政治斗争相结合
京剧
京剧脸谱大观
极富艺术特色的脸谱设计
京剧服装
京剧服饰与道具
京胡
京剧乐队
京剧《群英会》剧照
京剧的演出与扮相
京剧的演出与扮相
京剧已走进我国一些学校的课堂。图为2008年3月17日,两名昆曲兴趣组的学生在苏州大儒菉葭中心小学举行的京剧进课堂启动仪式上表演。
作业布置
1、阅读课本中的历史纵横、人物描写和拓展阅读中的相关内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2、完成学生学习用书 P-74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同学们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