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3.4升华与凝华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上册3.4升华与凝华课件(共24张PPT)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考点一:升华凝华的概念
物质能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变化吗
气态
液态
固态
放热
放热
吸热
吸热
液化
熔化
汽化
凝固
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并盖紧塞子
烧杯中加入热水,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加热
当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
紫色碘蒸气
出现碘结晶
分析与论证
1、实验过程中,给碘加热,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
紫色的碘蒸气充满了试管,无液态碘出现。
2、冷却后,在试管壁看到了什么现象?
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试管壁上附着固态的碘。
3、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加热时,碘升华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冷却时,碘凝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4、为什么要用酒精灯加热,不加热行吗?
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
升华需要吸热
凝华需要放热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
升华
凝华
升华和凝华
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的是( )
考点二:六种物态变化
水蒸气


液化
汽化
熔化
凝固
升华
凝华
吸热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放热
关键点:分析变化前后的物态
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A
柜子中的樟脑球是怎么消失的?
一直冰冻的衣服是怎么 “晾干”的?
升华
固态冰
气态水蒸气
升华
固态樟脑丸
气态
考点三:生活现象解释及应用
气态水蒸气
遇冷
凝华
思考:窗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侧还是外侧?
内侧
固态小冰晶
在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
突破:找热源
用高射炮或飞机在天空中撒下干冰,干冰会升华吸热,使云层中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者直接凝华成小冰晶,落到地上便形成雨。
用途一:人工降雨
舞台上喷出的干冰瞬间升华,从周围空气吸热,导致温度下降,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空气中,即我们所见到烟雾。
用途二:舞台烟雾
(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2)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成冰,但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这是因为什么?
升华。
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了。
(3)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出现霜、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是如何形成的?属于什么现象?
(4)冰棍外表的“白粉”是怎样形成的?
(5)利用干冰储藏食物,运输食品原理是什么?
这些都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都属于凝华现象。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降温。
小明为了探究空气冷却时有什么现象发生,他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根冰棒,发觉硬邦邦的冰棒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棒在向下冒“白气”,如图。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分析上述三种现象的原因,并说明空气冷却时会怎样。
答:小明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棒,冰棒温度很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迅速放热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冰棒包装纸上。剥去包装纸,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小水珠附着在空中的浮尘上,即看到的“白气”;冰棒放进茶杯里,茶杯的温度也随着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茶杯外壁液化成小水珠依附在茶杯外壁上,像是茶杯在“冒汗”。由上述三种现象可看出空气遇冷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发生液化和凝华现象。
寒冷的冬天,人在户外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人的眉毛或者下巴上,形成“白眉毛”或者白“胡子”。
三克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