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 学历案课题 5.3善用法律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 标 要 求 1.遵守规则和法律规范,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意外伤害。 2.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学 习 目 标 1.通过探究李文的欺凌事件,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树立依法维权意识。 2.通过情景剧表演,理解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评 价 任 务 1.完成学习任务一(检测目标1) 2.完成学习任务二(检测目标2)学 习 过 程环节 学习流程及内容 二次备课自主感悟 环节二:合作探究 环节二 合作探究 环节二 合作探究 环节三 走进生活 环节四 学后反思 播放视频:李文的迷茫 八年级的学生李文父母离异,各自成立家庭,她跟着奶奶一起生活,面对这样的情况,她该如何维权呢? 学习任务一: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 探究一:遇侵害,知维权 面对家庭的变故,李文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内向,她只喜欢画画。班里同学看到她的画和其他人的不一样,就嘲笑她、孤立她。更有甚者往她的画上泼水,画册被损坏;有的同学往她身上倒颜料,导致她不敢回家...... 小组讨论:1.校园欺凌有什么样的危害? 2.面对校园欺凌,李文该怎么做? 探究二:求助维权 李文的奶奶发现李文在学校被欺凌,联系了老师以及对方的家长,协商无果。李文的奶奶去法律服务站咨询,工作人员建议要求对方进行精神损害赔偿,同时在公证处对医院开具的医疗证明进行公证。欺凌李文的同学拒绝进行精神赔偿,工作人员建议去律师事务所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又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律师费,在律师的提醒下,她申请法律援助。 思考:李文寻求哪些法律帮助来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服务机构 法律服务站: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帮我们出主意,解决涉及法律的问题。 律师事务所:回答法律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当顾问,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受委托帮人打官司,当辩护人。 公证处: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真实性合法性。 法律援助中心: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来讨回公道,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探究三:依法维权 在此期间,李文回到学校上课,几位同学又把她的画册抢走了。李文孤身一人去拿画册,在校外发生冲突。李文的奶奶得知后联系了李文的老师,报了警。 受到非法侵害,我们还可以怎样做? 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诉讼: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讼诉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刑事诉讼: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智慧锦囊一 遇到侵害,怎样依法维权? (1)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如法律服务站、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2)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 (3)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情境运用 李文在超市买了一瓶洗发水,结果回到家发现洗发水过期了。找商家退货退款,但被商家拒绝。 请你告诉她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权? 打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政府服务热线进行投诉;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消费投诉平台投诉;寻求律师的帮助,通过诉讼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学习任务二:有勇有谋 应对违法犯罪 探究四:智慧维权 一天,李文与同学孙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两位高年级的学生正在堵着一位学生索要钱财...... 如果你是李文和孙月,你会怎样正确应对。请小组讨论,共同设计剧本、排练一个情景短剧。 智慧锦囊二 青少年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公民责任: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见义勇为:见义勇为作为高尚的品质,历来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ー条第一款规定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探究五:品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旧版:40、见义勇为,敢于斗争,对违法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 新版:40、弘扬正气,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报告,学会自护自救,保护自身安全。 思考:为什么《规范》中删掉了“见义勇为”? 智慧锦囊三 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斗争。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遇到以下情境,你会怎样做? 情境一:在放学路上,遇到小混混问你要钱...... 情境二:公交车上看到有小偷偷东西...... 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及时拨打110报警或者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保护好作案现场。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我还存在的问题是: 2.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会这样做:作业布置: 完成助学课堂检测部分 难度:中等 时长:10分钟板书设计:学后反思: 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和情境为背景,设置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欲望的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直接给学生呈现诉讼的含义、地位和分类,有些生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