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洋流(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洋流(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二节 洋流的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风带分布图,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
2.结合不同区域地理事物实例,说明洋流对气候、渔场、航海和海洋污染的影响。
3.运用图示,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4.利用洋流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
【学习重难点】
1.重点:①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①利用全球风带、洋流模式图以及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预习新知】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课前预习:
(一)、读“世界洋流模式分布图(北半球冬季)”,学习下列知识。
1、洋流的性质
①图中实线箭头表示 流,是从水温 的海区流向水温 的海区。
②图中虚线箭头表示 流,是从水温 的海区流向水温 的海区。
影响因素
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同时还 受和 的影响。
3、读图完成下表。
海域 主要洋流名称 共有洋流
太平洋 D 、E 、F 、G 、H 、I A 、B 、 C
(大西洋 J 、K 、L 、M 、N 、P
印度洋 Q 、R
(4)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
①夏季:呈 时针方向流动。 ②冬季:呈 时针方向流动。
(二)、中低纬海域——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①环流方向:北半球 呈时针,南半球 呈时针 ②洋流性质:大陆东岸为 ,西岸为 ;西风漂流北半球为 流,南半球为 流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1)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地区之间的热量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洋流在高、低纬度地区之间的热量传输,减小了温差。
(2)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①暖流对沿岸的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使沿岸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多。
如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拉布拉多寒流流经)北部呈现苔原景观,同纬度大洋东岸(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却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
②寒流对沿岸的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使沿岸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少。
如秘鲁寒流是世界上行程较长的寒流之一,从南纬 开始,沿南美大陆西岸向北流,一直到达赤道附近,流程达4600多千米,水温比邻近海区低7~10℃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海水扰动;海水上泛将深海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盛,鱼类的饲料充足形成渔场。
3洋流对航行的影响
①顺洋流航行速度快,节省燃料,逆洋流航行速度慢:
②冰山和海雾影响航行安全
补充:受洋流影响形成的海雾:
①寒暖流交汇处
②夏季中低纬地区寒流流经的海域
③冬季中高纬地区暖流流经的海域
4.洋流影响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巩固练习】
读某季节我国部分海域洋流及海水水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海域与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港口建设改变了洋流自然流向 B.此季节长江口海域海水盐度较低
C.此季节水温的分布受洋流影响明显 D.北部沿海因封冻期较长缺少港口
2.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盛产鳕鱼。随着捕捞技术的提高,1987年,纽芬兰渔场的鳕鱼捕捞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10万吨。两年后,渔民发现几乎无鱼可捕,渔场被迫关闭至今。下图为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纽芬兰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寒流流经 B.暖流流经
C.寒、暖流交汇 D.西风漂流流经
4.推测纽芬兰渔场被迫关闭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捕捞,渔业资源枯竭
B.浮游生物大量死亡,鱼类饵料缺乏
C.海水污染,鱼类生存环境被破坏
D.表层海水营养供给不足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茎柔鱼亦称“美洲大鱿鱼”,属喜冷水鱼类,对海水温度敏感而易发生迁徙,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海域,是秘鲁最重要的水产资源之一。下图为东太平洋强厄尔尼诺年表层海水距平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强厄尔尼诺年时,茎柔鱼迁徙的方向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当秘鲁喜迎茎柔鱼丰收大年时,下列地理事件发生概率增大的是( )
A.澳大利亚降水较常年偏少 B.秘鲁沿岸上升气流增强
C.西太平洋生成台风数偏少 D.东太平洋沿岸干旱严重
左下图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右下图为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据图可知( )
A.受海水温度影响,30°N海域海水表层盐度高于底层
B.受海水深度影响,甲处表、底层海水温差小于乙处
C.受径流影响,甲处海水盐度高于乙处
D.受太阳辐射影响,甲处海水温度低于乙处
8.甲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有( )
①海水盐度低、水质好
②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
④沿海地区市场需求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图片可知,我国部分海域沿岸洋流盛行寒流,主要是因为冬季盛行西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使得沿岸盛行从北往南流的寒流,沿海地区受寒流影响,等温线向南凸,东部海域受暖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凸,C正确;图示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专属经济区,还有韩国和日本的一部分,A错误;此季节是长江的枯水期,入海径流较少,长江口海域海水盐度较高,B错误;北部沿海因为泥沙淤积严重缺少港口,D错误。故选C。
2.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在乙处海域,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营养盐类丰富,鱼类饵料充足,形成渔场,渔业资源最丰富,B正确;甲海域水温较低,沿海缺少入海径流,渔业资源缺乏,A错误;丙、丁处远离河口,营养物质较少,CD错误。故选B。
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纽芬兰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位于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水搅动,将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易形成渔场。
4.答案:A
解析:“随着捕捞技术的提高,1987年,纽芬兰渔场的鳕鱼捕捞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10万吨。两年后,渔民发现几乎无鱼可捕,渔场被迫关闭至今”说明纽芬兰渔场被迫关闭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捕捞,进而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5.答案:A
解析:茎柔鱼属于喜冷水鱼类,对海水温度上升敏感并易发生迁徙,应向水温较低处迁徙。当强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由图中海水距平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可以判断,③迁徙方向是从1.0-1.2迁徙到1.2-1.4之间,向水温高的海域的迁徙,C错误。同理,②迁徙方向也是先向水温高的海域迁徙,B错误;①迁徙方向是从1.0-1.2迁徙到0.6-0.8之间,向温度较低的海域迁徙;④迁徙方向是从1.0-1.2迁徙到0.6-0.8之间,也是向水温低的方向迁徙。相比较而言,①是向高纬度低温区迁徙,因此茎柔鱼迁徙的方向最可能是③,A正确,D错误。故选A。
6.答案:D
解析:当秘鲁喜迎大鱿鱼丰收年时,说明东南信风势力比较强,秘鲁寒流的上升补偿比较强,秘鲁沿岸水温低,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偏少。B错误,D正确;而此时赤道太平西侧水温高,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AC错误。故选D。
7.答案:B
解析:判断近海海域由于受到地表径流注入,对海水盐度具有稀释作用导致这一结果,A错误;由右图可知,甲处海水盐度低于乙处,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海水变深而逐渐降低,甲处水深没有超过100m,乙处海域水深明是超过甲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受海水深度影响,甲处表、底层海水温差小于乙处,B正确;甲乙两地纬度相当,太阳辐射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B。
8.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处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利于鱼类聚集,②正确;甲处有河流注入,可以携带大量的营养盐类为鱼类提供食物,②正确;由于有河流注入,河流有可能带来大量来自陆地的污染物注入海洋,该处水质相对较差,①错误;沿海地区市场需求量大并不是形成渔场的成因,④错误;结合选项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