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资源简介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通过示意图,掌握河流的不同发育阶段,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
2.了解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种地貌类型及形成过程。
3.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难点】
1.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2.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
【预习新知】
一、河流地貌的形成
1.不同河段河流地貌的类型及成因
2.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堆积地貌,有三种类型:
类型 分布 形成机制 地貌特点 图示
洪积—冲积平原 山前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降低→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河漫滩平原 河流 中下游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平原 河口地区 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相连形成三角洲平原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叉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
(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呈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巩固练习】
呼图壁河位于天山北麓,从河源至河口地区大致可以分为南部山区、中部平原区和北部沙漠区三大地貌单元。右图为清中后期呼图壁地区主要聚落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清中后期呼图壁地区聚落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土地资源丰富 C.灌溉农业发展 D.水旱灾害频繁
2.呼图壁河中下游河道演变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位子黄土高原的山西静升村“九沟八堡十八巷”的聚落格局形成历经元末明初各沟巷的初步开发,明中后期至清初的边界拓展与内部扩建,以及清中后期跨河“南侵”三个阶段。下图为明中后期至清初静升聚落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与静升村聚落整体布局无关的因素是( )
A.冬季风 B.房屋采光 C.夏季降水 D.生活用水
4.下列关于此时期聚落没有“南侵”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南部地势起伏大,不利于聚落布局 B.南部光照不足,洪涝灾害严重
C.河流阻隔了与南部的联系 D.南部为耕地,避免占用耕地
莫尔格勒河又称莫日格勒河,河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或“碰头河”。左图为莫尔格勒河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某一河段。结合“曲流与牛轭湖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处为凸岸,水流速度慢 B.乙、丁处为凸岸,岸坡既陡又深
C.甲、丙处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D.乙、丁处为凹岸,流水沉积作用
6.曲流与牛轭湖发展的先后过程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图为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图,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段河流位于( )
A.赤道 B.南半球 C.北半球 D.南非
8.若该段河流是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该段河流需要特别加固的河堤是( )
A.北岸河堤 B.南岸河堤 C.东岸河堤 D.西岸河堤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图中聚落由南部山区向中部平原区和北部沙漠区方向迁移,其根本原因是灌溉农业发展,使得中部平原区和北部沙漠区可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故选C。
2.答案:D 解析:图中聚落由少到多,灌渠由少到多反映出河道受人类活动影响发生演变,演变顺序为②③①,故选D。
3.答案:C 解析:山西静升村位于黄土高原,聚落布局的原则是“向阳、背风、面水”,据图分析可知,该村分布在山谷的南坡,朝南有利于采光,背冬季风保暖效果好,靠近河流,有利于生活取水。A、B、D与聚落布局有关,C无关,故选C。
4.答案:D 解析:根据示意图分析可知,乡村聚落布局需考虑到接近农耕区,且河流南侧没有沟谷,说明地形平坦,最有可能为农耕区,且图中河流南侧有龙王庙,龙王庙主要是用于祈雨等祭祀活动,与农业生产具有关联性。故选D。
5.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丙位于凹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岸坡度较陡,C正确,A错误。乙、丁位于凸岸,水流速度慢,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河岸坡度较缓,B、D错误。故选C。
6.答案:D 解析:河流最初形成是直流,对应②。水流在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的水流开始发生向右偏转不断侵蚀右岸形成凹岸,河流流动过程中,凹岸水流流速快,在惯性作用下容易受到侵蚀,凸岸水流流速慢,不易受到侵蚀,以堆积为主,形成凸岸,对应④。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河流弯曲度不断变大,最终截弯取直,对应①。原有弯曲河道水量减少,淤积增加,沉积物暴露地表,形成牛轭湖,对应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答案:C 解析:图为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图,图中河流侵蚀右岸,说明是北半球的河流,C正确。沿赤道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偏转,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河流侵蚀左岸;南非位于南半球,ABD错误。故选C。
8.答案:B 解析:若该段河流是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北半球的河流向右偏,会侵蚀南岸,该段河流需要特别加固的河堤是南岸河堤,B正确,A错误。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没有东岸和西岸,CD错误。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