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新知导入浇不灭的蜡烛新知导入揭秘玻璃板后的蜡烛未点燃,我们看到的烛焰是前方蜡烛的像第3节 平面镜成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学习目标通过“学生照镜子”,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经历设计实验的过程,通过实验归纳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点,能对该实验提出改进方案。新知讲解国家大剧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壳。物像小猫照镜子平面镜成像时有什么特点呢?新知讲解1、提出问题1、像与物的大小什么关系?2、猜想假设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什么关系?像与物的大小相等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问题:…….新知讲解铁架台温度计3、设计实验纸板实验器材:平面镜、玻璃板、两只相同的蜡烛、刻度尺、量角器、火柴、支架、白纸、笔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猜想: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测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新知讲解铁架台温度计3、设计实验纸板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猜想: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新知讲解铁架台温度计3、设计实验纸板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猜想: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平面镜、玻璃板√×玻璃板的优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新知讲解铁架台温度计3、设计实验纸板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猜想: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实验时用蜡烛B替代了________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A蜡烛A的像AB新知讲解铁架台温度计3、设计实验纸板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猜想: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实验时用蜡烛B替代了________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A蜡烛A的像AB新知讲解如何选取镜面?√重影涂有反射膜新知讲解铁架台温度计4、进行实验纸板演示实验新知讲解铁架台温度计5、分析与论证纸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结论: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新知讲解铁架台温度计5、分析与论证纸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结论: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实验 序号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 的距离/cm 像与物的 大小关系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夹角/°1 4.60 4.302 6.60 6.803 9.20 9.20等大等大等大新知讲解铁架台温度计5、分析与论证纸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结论: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实验 序号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 的距离/cm 像与物的 大小关系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夹角/°1 4.60 4.302 6.60 6.803 9.20 9.20等大等大等大90°90°90°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垂直新知讲解5、分析与论证纸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结论: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1、像与物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垂直归纳:结合上述结论,仔细观察像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学中的____________相同。轴对称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只进行一次实验能得出结论吗?不能,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新知讲解铁架台6、交流、评估纸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思考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如何验证?小孔光屏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___像,实像_____(“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实能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可以承接到像新知讲解铁架台6、交流、评估纸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思考2:实验应该使用________(“茶色”或“无色”)玻璃板;实验应该在较较_______(“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茶色较暗茶色无色较暗较亮新知讲解6、交流、评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思考3:实验时玻璃板应该与桌面__________,若玻璃板向左倾斜,像将会成在________(“上方”或”下方”)垂直上方ABA B 轿车的挡风玻璃为什么不是竖直的?防止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把像成在正前方,减少对视线的干扰。新知讲解铁架台6、交流、评估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思考4:当蜡烛B与A的像重合时,从左前方观察仍然重合吗?说出你的依据重合SS 此时人远离玻璃看到的B 和 A的像 仍然重合吗?课堂练习1.如图甲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的像应该是图乙中的( )B课堂练习2、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总是正立的C.像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D.在物体向镜面移动的过程中,物体的像越来越大D课堂练习3、 如图所示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的位置的是( )A. 竖直上移玩具鸟 B. 竖直下移平面镜C. 人向平面镜靠近 D. 像与镜之间放一木板A课堂练习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B. 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C. 若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不是完整的像D. 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A课堂总结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物到平面镜的距离1、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平面镜成的是对称的虚像。平面镜成像规律:大小相等等于垂直相对于物来说,像始终是______(“正立”或”倒立”)的_____(“缩小”或“放大”或“等大”)的_____(“虚”或”实”)。正立等大虚归纳:推导: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xxxxxxx教学设计课题 平面镜成像 单元 第四章光现象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是光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揭示了像和物的关系,是做光路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光反射规律后的一节实验探究课,研究的现象也非常贴近生活。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启发下,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是本节教学设计时应该着重关注的问题。本节课首先通过揭秘魔术“水火相容”引入镜子可以成像。然后通过体验照镜子的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然后通过观看演示实验,认识并会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最后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和巩固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2022新课标要求 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虚像的概念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本节课的难点。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通过“学生照镜子”猜想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经历设计实验的过程,通过实验数据归纳出平面镜成对称的虚像;在实验中能与同伴交流合作,能对实验提出改进方案。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但他们也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重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 难点:领会“等效替代法”的思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材料准备 实验器材:平面镜、玻璃板、白纸、刻度尺、量角器、两个等大蜡烛、火柴、支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活动一:播放视频 活动一:观看魔术 魔术表演“浇不灭的蜡烛”,与学生生活认知不同,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任务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活动二:展示小猫照镜子图片,引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例如:①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吗?②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吗?活动三: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猜想活动四: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帮助学生解决设计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如何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可以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吗?活动五:教师播放“平面镜成像”实验视频;提问学生分析表格可得出的信息;引导学生归纳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活动六:①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由其他学生尝试帮其解决问题;②对于“无论怎样移动B都无法与A的像重合”引导学生利用数学中的对称作图,解释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轿车玻璃是斜着的?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措施 活动二、提出问题:观看图片,提出像与物有关问题活动三、做出猜想:照镜子,进行各种尝试,猜想像与物之间的关系活动四、尝试设计实验:尝试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的高度,从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设计表格;个别学生演示实验活动五、进行试验、分析论证: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论证,针对先前提出的所有问题归纳出结论活动六:交流与改进交流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评估原因;利用数学中的对称解释像与物不能重合的原因(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尝试改进方案。 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观察和发问的习惯,另外,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不局限学生思维结合生活实际,做出合理猜想,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①像看的见,却摸不着,无法测量,引导学生用具体的物替代像,帮助学生克服设计实验的困难,也有助于建立“等效替代”思想;②设计表格有助于培养其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③学生演示,有助于帮助薄弱小组进行实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帮助者、组织者的身份①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进行交流,由学生解答,培养其合作、质疑、接纳、包容精神;②利用数学对称作图,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新的突破,培养用图像解决问题的思想,也为下一课时的平面镜成像作图打下基础。结合生活实际,从物理走进社会。改进方案,有助与学生对于实验整体做出评估和改进课堂练习 检测学生的课堂效果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哪些困惑?板书 §4.3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 总结:平面镜成对称的虚像教学反思 从问题的提出、猜想、实验的设计、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交流和改进,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足学生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合作、质疑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学科融合,用数学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物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年人教版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pptx 2023—2024年人教版八上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