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弹力(课件) (44张PPT)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3 弹力(课件) (44张PPT)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3.1.3 弹 力
01
形变
02
弹力
03
胡克定律
04
典例分析
目录/contents
知识回顾
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力效果)
②使物体发生形变(静力效果)
【产生加速度】
1、力的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Part.01
形变
1、接触力:
物体与物体直接接触才发生的力。例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弹力、摩擦力
2、非接触力:物体与物体不接触就可发生的力。例如:重力、电场力、磁场力。(所有场力都是非接触力、四类基本相互作用都是非接触力)
接触力与非接触力
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
形变
想一想:任何物体受到力,是否一定发生形变?
一定发生形变,只是有的形变明显(明显形变),有的不明显(微小形变)。
一块剖面为三角形的有机玻璃压在另一块有机玻璃上,发生的形变肉眼不能看出。但是形变后,当特殊的光通过有机玻璃不同部位时,产生的花纹会发生变化,利用仪器可以看到这种差异。
(1)按形变的形式分类:
拉伸形变
压缩形变
弯曲形变
扭转形变
(2)按形变程度分

(3)按形变效果分
(可否恢复)
明显形变:肉眼可直接观察到
微小形变:肉眼不易直接观察到
塑性形变(非弹性形变):
例如橡皮泥、保险丝
弹性形变:
例如弹簧
发生形变的物体在停止受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弹性限度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即使撤去作用力,物体也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形变:物体在力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力撤消后又能够恢复原状。
非弹性形变:生活中还有些物体发生形变并撤消力以后不能恢复原状,如橡皮泥、保险丝等。
【例题】如图所示,取一只扁玻璃瓶,里面盛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塞封口,使水面位于细管中。用手捏玻璃瓶,可以看到透明细管中的水面变化,这一实验的目的是(  )
A.说明玻璃瓶中水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B.验证液体的流动性
C.验证弹力的大小跟形变量成正比
D.说明外力可以使玻璃瓶发生形变
D
小试牛刀
Part.02
弹力
1.定义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2.弹力产生条件
相互接触
发生弹性形变(相互挤压)
两者需同时满足
3、弹力产生过程
弹力产生过程:
力→形变→在恢复原状→对接触物体生作用
桌面发生弹性形变在恢复时
物体受到支持力
FN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在恢复时
FN
物体受到支持力
桌面受到压力
桌面受到的压力
4.常见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的方向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2)压力:由于被支持物体发生形变,而对支持物产生的弹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1)支持力:支持面发生形变,对被支持的物体产生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没受到拉力时
绳子形变方向
拉力
受到拉力时绳子变长
绳被拉长而对所拉物体产生的弹力,通常称为拉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弹簧产生的弹力方向:沿弹簧的中心轴线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指向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轻杆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要根据受力情况确定
注意
被跳水运动员压弯的跳板,要恢复原状,对上面的人产生弹力(支持力)
人的脚发生形变,对跳板,产生弹力(压力)
弹簧发生压缩形变,要恢复原状,对手有向上的弹力。
手发生挤压形变,要恢复原状,对弹簧有向下的弹力。
议一议
描述弹力产生的过程并指出弹力的方向?
【例题】在下列各图中,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且接触面均光滑,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A.? B.?
C.? D.?
B
【例题】分析书放在桌面或倾斜木板上时,书和木板所受的弹力

木板


N1
N1
N2
N2
【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 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
D
【例题】已知物体甲和乙之间有弹力的作用,那么( )
A、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且都发生形变
B、物体甲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但必定都发生形变
C、物体甲和乙必定直接接触,但不一定都发生形变
D、物体中和乙不一定直接接触;也不一定都发生形变
A
【例题】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
CD
Part.03
胡克定律
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怎样?
想一想
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有什么关系
两者在量的大小上有定量关系
由待测参量设计实验并组装仪器
测量并记录弹力F与形变量x大小
提出问题
大胆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处理数据
得出结论
探究弹簧的弹力和形变量大小的关系
建立F-x坐标系,描点、连线
提出问题
大胆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处理数据
得出结论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力F与形变量x的大小
成正比关系。
即:F=kx (胡克定律)
提出问题
大胆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处理数据
得出结论
比较胡克定律中不同弹簧的k值是否相同
※不同弹簧的k值不同是因为弹簧的软硬不同。
※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结构决定,单位是N/m。
提出问题
大胆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处理数据
得出结论
交流合作
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2)标尺要竖直且靠近指针,每次改变钩码后要待系统稳定后读数。      
(3)读指针刻度时,应估读到下一位.
(4)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间距尽量大些,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6)尽量选用轻质弹簧以便能忽略自身重力的影响。
平视
分布在线的两侧
轻质
胡克定律
1、内容: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公式:
(弹性限度内)
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材料、长度、粗细、匝数等因素决定。 )
单位:牛顿每米或者牛顿每厘米
符号:N/m或N/cm
弹簧的形变量(伸长量或压缩量)
x=∣l-l0∣
△F=K△X
F = k x
ΔF ——弹簧的弹力的变化量
Δx——为弹簧的形变量的变化量
公式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可能为伸长量(l-l0),也可能为缩短量(l0-l);
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只与弹簧本身有关,由弹簧本身的材料、长度、粗细、匝数等因素决定,它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k越大,弹簧越硬,其长度越难改变.
★对公式F=kx的理解
1.胡克定律的成立条件:弹簧的形变必须在弹性限度内.
2.弹簧的劲度系数k:它表示弹簧固有的力学性质,大小由弹簧本身的物理条件,如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决定.
3.弹簧的形变量x:指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4.弹簧秤的示数不显示合力,只显示一端的拉力。
特别提醒
F-x图像:
?F
?x
斜率表示劲度系数k
?F=k?x
F-l(弹簧长度)图像:
F

l

a
b
l1

l2

k1

k2

横截距l1表原长
斜率k1表劲度系数
F

x

两种图像
O
O
【总结归纳】
(1)F-x(x为弹簧伸长量)图像和F-l(l为弹簧长度)图像中图线的斜率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2)F-x图线理论上应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但弹簧自重对实验造成的影响可引起F-x图线发生平移。
(3)F-l图线与l轴交点的横坐标表示弹簧原长。
课堂小结
重力与弹力
大小
重力
方向
弹力
胡克定律
公式:F=kx
G=mg
竖直向下
重心
与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有关
条件
方向
1.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
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Part.04
典例分析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发生形变后的物体撤去外力后都能够恢复原状.(  )
(2)海绵受挤压会发生形变,桌面受挤压不会发生形变.(  )
(3)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
(4)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
×

×
×
【例题】有一根弹簧的长度是15 cm,在下面挂上0.3 kg的重物后长度变成了18 cm,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L0
x=3 cm
mg
F=kx
kx=mg
根据胡克定律:F=kx
单位
【例题】一根弹簧受到10N的拉力时,它的长度12cm,当它受到16N拉力时,它的长度是14cm,则:
(1)该弹簧的原长和劲度系数分别是多少?
(2)弹簧受到20N的拉力时,仍在弹性限度内,则此时弹簧的长度为多少?
【例题】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S1、S2,劲度系数都为k=4×102 N/m,悬挂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1=2 kg,m2=4 kg,取g=10 m/s2,则静止时S1、S2的伸长量分别为(  )
A.5 cm,10 cm B.10 cm,5 cm
C.15 cm,10 cm D.10 cm,15 cm
解析:
弹簧S1的伸长量.
F1=(m1+m2)g=60 N F1=kx1 x1=????????????=15 cm
?
弹簧S2的伸长量.
F2=m2g=40 N F2=kx2 x2=????????????=10 cm
?
因为弹簧S1受到的拉力是下面整体对其的作用,而弹簧S2所受的拉力m2是对它的作用。本题首次体验整体法和隔离法。
C
【例题】如图所示,A、B两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力不计,物重G=1N,A、B劲度系数均为100N/m,则A和B的弹簧伸长量分别为(  )
A.1cm,0 B.0,1cm
C.1cm,2cm D.1cm,1cm
D
【例题】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C
【例题】 一轻质弹簧的弹力大小F和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弹簧的长度为15 cm时,弹力的大小;
(4)由图像可知,弹力为10 N时,弹簧长度为5 cm
或15 cm,由此能得到什么结论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胡克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科学思维核心素养。
(1)由胡克定律知,当弹力F=0时,弹簧伸长量x=0,即弹簧处于原长,则由题图可得l0=10 cm。
(2)由F-l图像知,当弹簧长度为l=15 cm时,弹力F=10 N,弹簧的伸长量x=l-l0=(15-10) cm=0.05 m。
(3)当x=15 cm=0.15 m时,由F=kx得F=200×0.15 N=30 N。
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