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水循环【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水循环地理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2.通过学习水体的运动转化与更新规律,学生能够解释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利用自然规律的意识,培养对水循环的忧患意识,形成人地协调观。〖预习交流〗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是指自然界的水在 、 、 、 中,通过 (蒸腾)、水汽输送、 、 、 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的分类及环节水循环的类型 主要环节海陆间循环 ① ,② ,③降水,④ ,⑤ ,⑥地下径流陆地内循环 ⑧植物蒸腾,⑨ ,③降水海上内循环 ①蒸发,⑦3.水循环的过程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 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 。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或沿地面流动形成 ,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对水资源的意义: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 和 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 、 和 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2.对物质迁移的意义: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 ,地表径流源源不断的向海洋输送大量的 、 和 ,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3.对能量转换的意义: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 起到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 的矛盾。4.对其他地理环境的意义:还影响 ,对全球地理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5.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同水体以不同的周期自然更新,因此在一定的 与 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了水体 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 。〖自我检测〗有人质疑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描述的地理现象。读“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1.反映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环节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反映黄河水奔流到海的环节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 “奔流到海又复还”的关键环节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4.对水循环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①使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保持不变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1年国庆期间,某旅游爱好者来到内蒙古西部额旗纳胡杨林国家自然保护区旅游,右图为该游客拍摄的一幅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区域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C.海一气循环 D.陆地内循环6.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水资源更新快 B.地表径流对地表影响大C.该地植被蒸腾作用强 D.不能促进陆地水体更新〖课堂探究〗【探究一】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见教材P48活动)。【探究二】城市内涝,主要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2021年7月18日18时至21日0时,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并引发洪灾,累积平均降水量449毫米。三天降水接近往常一年的降水量,造成交通中断、25人死亡,7人失踪,以及重大的财产损失。分析产生城市内涝的原因。怎么解决城市内涝现象?【补充】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改变地表径流 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________________、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 等,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________,局部地区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 ;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 如影响________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________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会减少下渗〖课后练习〗1.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D.影响我国的冬季风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 B.④ C.⑤ D.⑥(2022·江苏盐城·高一期末)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 )A.减缓地表径流 B.减少下渗 C.增加降水 D.增加水汽输送4.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①增大气温日较差 ②提高地下水水质 ③缓解热岛效应 ④减轻城市内涝 ⑤塑造地表形态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2021·北京丰台区高一期中)“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下题。5.森林对“海绵城市”的主要贡献是( )A.涵养水源 B.净化空气 C.美化环境 D.吸烟滞尘6.“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雨水下渗 B.增加地下径流 C.减少地表蒸发 D.加快径流速度7.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 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C.跨流域调水,减少开采地下水 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2022·广东深圳·高一期末)城市化地区不透水面积增加改变了水循环的过程。下图示意某城市建设前后水循环过程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降水下渗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9.相对于地面以土壤和植物为主的自然状态,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使蒸发量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区风速加大 ②不透水面没有持水能力 ③城区气温升高 ④不透水面蒸发持续时间变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 D B D D CC C A D A B D D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