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2.6我参与 我奉献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2.6我参与 我奉献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教师姓名 课名 《我参与 我奉献》
学科 道德与法治 章节 第二单元 教材版本 部编人教版
课时 第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五年级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友善,传递正能量。 2.能力目标:能够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提供帮助,以恰当方式表达友善。 3.知识目标:认识友善的重要性,学会友善待人,善待弱势群体。
学习者分析 每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公共生活包括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公共参与等很多的内容,这些都是帮助学生参与认识社会,培养学生适应和参与社会能力的基础。五年级的学生一定对公共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引导学生认识到友善待人、文明礼貌、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价值选择,使其树立责任意识,增强社会情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平等友善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 教学难点:以恰当方式表达友善。
五、运用的能力点 能力点 1: 能够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提供帮助,以恰当方式表达友善。 能力点 2:明白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和尊重。 能力点 3:认识友善的重要性,学会友善待人,善待弱势群体。
六、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按照完整视频的时间 点)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导入新课 0----4'15 通过观看图片激发学生们友善相待的兴趣,并导入新课 导入课题《我参与 我奉献》 回顾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课题
活动一 分享会 4'58--10'56 感受疫情中人们的友善之举,不同的群体之间相互帮忙,共同抗疫。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看到身边友善相待事例 生讲述自己观察到的身边友善相待事例 帮助学生体会身边友善相待的事例
活动二 11'15---26'58 让学生明白帮助他人时,要学会尊重和理解。 学习书上内容,理解帮助他人时,学会换位思考 学生看视频,谈感受。感受社会温暖与美好。 播放视频
活动三:阅读角 27'00-41'22 让学生感受友善、温情、正能量的传递,懂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张大爷爱心卡》及相关法律法规 了解哪些人属于弱势群体,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说说自己能为他人做些什么。 出示书中学习任务
六、教学流程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会背诵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生背诵。师:“最后一词是友善,你知道友善的含义?”指名回答,师小结。(板书:友善) 2.学生看完图片后师提问:你们看完图片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初谈感受关爱和奉献的意识。 3.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友善相待》。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激发学生们友善相待的兴趣,并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活动一小小分享会: (1)说一说,在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中,你看也到过类似的暖心之举吗? (2)看到这些情形,你感受到了什么? 2.总结:在疫情面前,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彼此关爱,这些温情就像是冬日的暖阳,形成一股温暖的力量,驱散了肺炎的阴霾! 3.思考:只有在疫情、灾难面前才会涌现出这么多的友善之举吗?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处处有关心、有爱,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和帮助一下他人,请回想一下你曾经给过他人帮助?现在大家主动说一说自己曾给过别人的帮助(家人、亲戚、同学、陌生人) 设计意图:感受疫情中人们的友善之举,不同的群体之间相互帮忙,共同抗疫。 活动二 1.翻开《道德与法治》课本34页,读一读活动园的内容。 学生观看视频,师发问有人说:“餐馆老板提供的不仅是免费早餐,而是浓浓的爱心。”你赞成这种说法吗?”,说出你的理由。 2.教师小结:我们很赞同这种做法,虽然餐馆老板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早餐的做法微不足道,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动让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体会到了来自社会的关心和温暖。公共生活中,我们可以为身边的人给予关心和关爱。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平等友善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 ,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 3.观察与思考:某社区居委会计划开展“爱心义务捐赠活动”,为此,居民们提出了两种方案。请你思考以下两种爱心方案,你更欣赏哪个?为什么?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我们很多人更欣赏第2种方案,因为第2种方案更加合理和科学。需要这些衣服的人,可以随时把自己需要的衣物取走,不受时间的限制。更保护了取衣人的隐私,也避免了尴尬的场面。 教师继续引导:我们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和尊重被帮助的人,采取恰当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善意才是明智之举。 活动三:阅读角 1.请阅读课本第35页《张大爷的爱心卡》,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张大爷制作爱心卡的目的是什么? (2)你在生活中也感受过他人的善意,得到过他人的友善相待吗?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为此,你做了什么? 2.观察与发现: (1)你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有哪些共同之处? (2)看看社会中还有哪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 3.总结: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肩负应尽的责任,多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同时,我们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在制度、设施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 4.想一想,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可以怎样关爱身边的弱势群体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友善、温情、正能量的传递,懂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爱心,爱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懂得了帮助别人不仅温暖别人,而且自己也能收获快乐的道理,学会了正确关心、帮助他人。 板书 我奉献 我参与 第一课时 友善相待 友善传递正能量 怎样友善待人 关爱弱势群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