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要求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 和 ,使之与 相适应、与 相协调。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 、 和 ,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二)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核心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为核心, 、 、 、
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 。
2.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 。
(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 精神、伟大 精神、伟大 精神、伟大 精神的人民。
(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和 ,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 。
3.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具有时代性)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
的过程。
4.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 ,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系列伟大成就,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铸就了 精神、 精神、 精神、 精神、 精神等。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铸就了 精神、 精神、 精神和 精神、 精神、
精神、 精神等。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铸就了 精神、 精神、 精神、 精神、 精神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铸就了 精神、 精神、 精神、 精神、 精神等。
5.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1)内涵: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 、 、 、 、 的伟大抗疫精神。
(2)意义: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 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 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 。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 ,强化 、 、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易错易混点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目的是使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
2.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民族精神。( )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
4.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
5.中华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
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
7.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民族精神( )
8.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永恒不变。( )
9.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观。( )
1.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组合“江南忆”,三个机器人造型的吉祥物分别是琮琮、莲莲和宸宸。“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具有精美绝伦纹饰的玉琮是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全身以黄色为主色调,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吉祥物“琮琮”( )
①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②作为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说明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③适应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文化寓意鲜明,说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2年国庆假期,观众走进北京展览馆,从“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感受心灵震撼、接受精神洗礼。在参观中大家纷纷表示,主题成就展震撼人心、鼓舞人心,必将凝聚起踔厉奋发、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 )
A.伟大创造精神 B.伟大奋斗精神 C.伟大团结精神 D.伟大梦想精神
3.2022年7月,原创歌舞剧《北魏长歌》唱响大同黄花活动丰收月。该剧在内容上再现北魏民族融合、改革创新的历史,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向心力。在形式上,《北魏长歌》将本地传统音乐结合借鉴西方歌剧进行大胆创新,深受群众欢迎。这表明( )
①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②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 ④优秀传统文化要善于进行创造性转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2022年9月17日,航天员陈冬、蔡旭哲完成舱外救援验证,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舱外救援验证。站在中国航天的新高度,回眸中国航天人多年来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我们不由得感叹,一次次托举起中华民族尊严与自豪的正是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这表明航天精神( )
①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一成不变、薪火相传的
②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发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③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2年7月7日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 )
①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中
②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
④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2年3月23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再度开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流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以天地互动的形式演示了实验,并介绍与展示了空间科学设施。这场充满奇思妙想的太空授课,让学的种子在亿万青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这有利于青少年( )
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民族现、国家现、文化观
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明风采
④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不断提高科学精神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2年7月,甘肃省博物馆原创设计的文创产品铜奔马毛绒玩具凭借着“丑萌”的样貌走红全网,一时间卖断了货。从“冰墩墩”“三星堆”“故宫”到“铜奔马”……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创IP背后,是我国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19064亿元,占GDP的10.41% ,较2020年的9.72%增长了0.69%。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 )
①凸显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②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佐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
④夯实了当今时代文化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2年8月,北京冬奥精神主题展览开展,展览首次集中展出了北京冬奥会徽章、奖牌、火炬等实物展品,系统展示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北京冬奥精神( )
①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 ②是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基本路径 ④决定北京奥运盛会的伟大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自2022年7月初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已吸引大批市民驻足流连。“快看,这是儒家礼仪使用的乐器。”在博物馆第一展厅的“云龙纹特磬——黄钟律”前,几位小学生正在认真阅读这件清朝乾隆年间的文物介绍。在馆内,还有不少市民身着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服饰来参观。由此可见,对公众开放故宫文化博物馆( )
①能增强香港市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②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有利于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从《中国诗词大会》到《国家宝藏》《朗读者》,再到《故宫上新了》,近年来各类文化节目纷纷使用时尚有趣、富有科技感的方式转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节目效果反馈好,还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这启示我们( )
①采用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激活传统文化活力 ②立足当代青年审美需求解构优秀传统文化
③增强文化创新意识,为传统文化注入优秀基因 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2年9月16日,第九批8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归祖国。抗美援朝烈士以英雄的气概和血性的胆魄彰显了伟大的中国人民为了祖国和民族尊严可以奋不顾身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这一精神( )
①是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物质力量
②作为传统文化的结晶,其形成是中华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
③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
④鼓舞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早日实现民族复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2年6月19日,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去世。乔羽作词的歌曲家喻户晓,贯穿几代中国人的成长记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他说:“我从青年写到老年,虽然歌词的名字各有不同,而主题只有一个,都是我的祖国!”这启示我们要( )
①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③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④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2023年央视春晚节目歌曲《百鸟归巢》的创意取之于世界级非遗项目南音。南音源于唐,成于宋,发源于泉州,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有“中国音乐活化石”之称。谭维维与“南音”艺术家将南音的唱腔、乐器与现代流行音乐碰撞交汇,呈现出百花齐放、百鸟归巢的吉祥盛景。《百鸟归巢》的创作( )
①来源于创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
②彰显文化自信,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是对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
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有益尝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最主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
A.奋斗精神 B.梦想精神 C.团结精神 D.创造精神
15.2021年9月9日,三星堆遗址又出土500多件文物。最新出土的文物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古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远超我们的想象。三星堆考古最新发掘有利于()
①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塑造文化自信
②丰富了我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③理清中华文明历史脉络,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④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通过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的展示,使参观者对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有了深刻的认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这表明()
①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②文化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推动社会发展
③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革命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可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英烈保护工作,如确定每年的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在各地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颁布实施英雄烈士保护法,依法保护英雄烈士遗属的合法权益;发挥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阵地作用,党中央采取上述举措的目的是()
①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②推动文化创新,促进人的发展
③保护文化遗存,满足旅游需要
④增进历史自觉,振奋民族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宁夏西宁县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承载着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我们对革命先辈足迹的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思想的陶冶和洗礼;与革命文物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精神的对话和传承。革命文物()
①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②承载着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载体
④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因传播而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次次在浩瀚太空刷新“中国高度”,同时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表明载人航天精神( )
①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②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独特功能
③铸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④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
材料:30年来,广大航天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广大航天人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广大航天人知难而进、勇于创新,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以苦为乐,无怨无悔,用自己的青春、智慧,攻克了一系列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探索浩瀚宇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仰望星空,航天事业神圣而光荣,但也充满坎坷与艰辛,我们必须坚持精神引领,用好精神力量。无论条件如何变化,无论前进到哪一阶段,都要把航天精神传承好、弘扬好、发展好。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阐述弘扬我国航天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答案
【 易错修正】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目的是使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与当代文明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2.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4.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5.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7.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但它们有共同的基本内涵。
8.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往往有差异,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推陈出新,丰富和充实着自身的内涵。
9.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答案】A【详解】①③: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具有精美绝伦纹饰的玉琮是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全身以黄色为主色调,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吉祥物“琮琮”作为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其创作历程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①③符合题意。
②:玉琮是良渚文化的重要标志物,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但不意味着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排除②。④: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传承性,只有经济发展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说法错误,排除④。故本题选A。
2.【答案】B【详解】B:主题成就展震越人心、鼓舞人心,必将凝聚起踪厉奋发、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体现了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奋斗精神,B符合题意。
ACD:材料并未涉及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答案】B【详解】②④:原创歌舞剧《北魏长歌》在内容上再现北魏民族融合、改革创新的历史,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向心力。在形式上,《北魏长歌》将本地传统音乐结合借鉴西方歌剧进行大胆创新,深受群众欢迎。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要善于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创新中保持其长久的艺术和思想价值,②④符合题意。
①: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是赢得市场,而是顺应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服务,①错误。
③:服务社会实践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目的,③错误。故本题选B。
4.【答案】C【详解】①:民族精神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丰富发展,①排除。
②③:一次次托举起中华民族尊严与自豪的正是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这表明航天精神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发展了民族精神的内涵,②③正确。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④错误。故本题选C。
5.【答案】A【详解】①②:伟大抗战精神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中;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①②说法正确。
③: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③说法错误。
④: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6.【答案】A
【详解】①②:“天宫课堂”再度开课,让学的种子在亿万青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有利于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民族现、国家现、文化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①②说法正确。
③:材料既没有体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说法错误,应该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说法错误。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不是青少年,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7.【答案】A【详解】①:我国文创产业的迅猛发展,营业收入占比增长,凸显了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重要作用,①符合题意。
②:文创产品的出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符合题意。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③观点错误。
④: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是基础,该选项颠倒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④排除。故本题选A。
8.【答案】A
【详解】①②:北京冬奥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是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需要我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①②符合题意。
③:北京冬奥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而不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基本路径,③错误。
④:北京冬奥精神来自于北京奥运盛会的伟大实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④错误。故本题选A。
9.【答案】A【详解】①③:对公众开放故宫文化博物馆,有利于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让公众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香港市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②与题意不符。
④: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对公众开放以来,已吸引大批市民驻足流连,不涉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其国际影响力,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10答案:B ②错误,立足实践;③注入优秀基因未体现
11.【答案】D【详解】③④: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这一精神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是鼓舞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③④观点符合题意。
①:抗美授朝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①说法错误。
②: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时代精神的表现,而不是传统文化的结晶,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2.【答案】B【详解】①③:材料中指出词作家乔羽的作品都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并受到了大众的喜爱,这表明启示我们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故①③正确。
②④: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要坚持弘扬民族精神,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3.-15 DAC 16-19 BB CB
20.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②我国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③我国航天精神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动力,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