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学习目标
必备知识:1.理解文化的内涵。2.把握文化的功能。
关键能力:正确领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辩证分析文化与文明的关系,科学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增强提高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基础梳理
一、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内涵
(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 ___和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 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3)文化的核心:世界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 与文化生活。
2.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1)经济是 __,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_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 __ 、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 __。
3.文化与文明
(1)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明与 __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 __的。文化则有先进与 __的区分。
(2)文化与文明都是 _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 ___。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4.文化的载体
(1)含义: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______形式。
(2)形式:文化载体是 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二、文化的功能
1.内容:文化具有引领 ___ 、教育人民、服务 __、推动发展的功能。
2.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 。文化兴 兴,文化强民族强。
3.要求: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 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 为前提。没有高度的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易错提示
1.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属于文化现象。( )
2.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 )
3.优秀的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
4.文化具有主导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
5.没有传统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6.器物、行为、制度等文化载体就是文化本身。( )
7. 文化对经济、政治有时起决定作用. ( )
8.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
随堂训练
1.深圳以“读书月”为开端的深圳全民阅读活动,倡导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乐的价值观念,不断引领深圳的城市文化精神,提升城市居民素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文化实力,培育城市创意创新精神,为深圳的城市发展提供文化创造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对人的影响是( )
①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力量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继贵州“村BA”之后,贵州“村超”再次网络爆火,带动了当地的服务经济,比赛第一天,当地文化吉祥物玩偶、足球、队服等特色文创产品销售火爆。这表明( )
①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②文化影响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在包容中实现自我发展 ④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古诗词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劳动者的赞美与讴歌,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又告诉我们幸福靠劳动来创造。结合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它具有维系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
③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指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被称为“天下第一轿”的宁波万工轿制作于民国初年,它不仅代表古时匠人的高超技艺,还演绎了宁波新娘出嫁的骄傲传说,折射出宁波“十里红妆”的“红”文化婚俗。由此可见(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教化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④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和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非遗不能只代表历史,更应满足当下、适应未来。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说明了(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③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教育人民的功能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东方红》是佳县农民李有源根据陕北民歌《骑白马》改编创作的。他早上进城爬上山头看见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太阳光照亮了佳县古城,照亮了黄土高原,照得他身上暖洋洋的。他当即脱口唱到:“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不久,歌曲迅速在延安和全国各根据地传唱开来。由此可见( )
①革命文艺的变化发展根源于革命生活的变化发展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国革命文艺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
③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正确的社会意识
④革命文艺在实践中转化为推动中国革命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神州自古有大爱,荆楚由来重感恩。2020年8月8日—12月31日,湖北省举办的“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充分展示了湖北感恩重情和健康安全的良好形象,推动了全省旅游行业加速恢复重振,以旅游为引爆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带动效应不断显现。“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反映了( )
①文化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②文化具有教化人民的功能,帮助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③文化具有推动发展的功能,是重振经济的磅礴力量
④文化具有引领风尚的功能,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2022年W市文创企业总体发展韧性较强、活力较足。文创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约13%,从业人员人均产出达170万元,有6家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提名企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文创产业作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一定的文化能给予经济发展以重大影响 ④文化具有服务社会以及推动发展的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青山甚好,处处可埋忠骨,成忠冢,无需马革裹尸返长沙,便留武汉,看这大好城市,如何重整山河……惟愿我父我母,衣暖,食饱,寝安,身健。儿在他乡,亦当自顾,父母无以为念。”这是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赵春光于2020年2月13日写给父母的一封家书。从家书中,我们读到了关爱父母而又舍家为国的朴素情怀。这种情怀( )
①有利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砥砺人们的道德素养
②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抗疫成功的关键
③能激励人们见贤思齐,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④能超越时空限制,为战疫提升底气和奠定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尚书,尧典》曰:“诗言志”,诗歌成为传达理想价值、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随着《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诗意中国》等文化节目的播出,全国掀起了诗词文化热。热爱诗词在当代青少年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为提高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由此可见( )
①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③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服务社会的功能 ④文化能够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深化探究
11.本届冬博会将继续推动国际化合作发展,邀请国际奥委会、国际冬季单项组织、联合国以及世界冰雪强国等重要嘉宾出席,邀请冰雪国家和地区组团联合参展。这届冬奥会汇聚来自20个冰雪国家的知名冬季运动设施、装备、服装企业、冬季运动目的地、专业运营机构、投资机构、培训机构等多领域品牌,突显国家的冰雪资源服务贸易形象,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海内外冰雪产业全方位协同发展。同时,国际体育组织官员、国际优秀企业高管、国内外专家学者聚焦奥运与可持续发展参与研讨。此外,多位中外嘉宾还将就后冬奥时期,中国冰雪产业发展问题展开圆桌对话,为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为向大众普及冬季运动知识,本届冬博会打造了多个互动专区,通过吸引民众积极参与冰雪运动体验的系列活动,促进冬季运动推广和冰雪文化传播。
结合材料,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分析冬博会作为北京奥运遗产,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1.纠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纠正: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两者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
3.纠正:优秀的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可以推动时代的发展,但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
4.纠正: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5.纠正: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纠正: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
7.纠正: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8.纠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
随堂训练
1.①:“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对国家的影响,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③符合题意。④: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不是物质力量,④说法错误。
2【详解】①: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材料并未体现文化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①排除。②:贵州“村超”网络爆火,带动了当地的服务经济,说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影响经济的发展,②符合题意。③:材料强调文化对经济的的反作用,并未体现文化在包容中的自我发展,③不符合题意。④: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吉祥物玩偶、足球、队服等特色文创产品都是文化的载体,④符合题意。
3【详解】②④:材料中关于劳动的古诗词,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劳动者的赞美与讴歌,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又告诉我们幸福靠劳动来创造。这体现了文化具有教化育人的功能,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指引;同时,说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具有维系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②④正确。①: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①排除。③: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③错误。
4【详解】①③:材料中指出通过“天下第一轿”的宁波万工轿可以折射出宁波“十里红妆”的“红”文化婚俗,这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未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②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未强调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丰富,④不符合题意。
5【详解】①③: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非遗不能只代表历史,更应满足当下、适应未来,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说明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文化具有服务社会、教育人民的功能,①③符合题意。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说明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不是决定,②说法错误。
④: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但材料并没有涉及“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④不符合题意。
6【详解】①②:农民根据民歌改编创作《东方红》,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国革命文艺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革命文艺的变化发展根源于革命生活的变化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是同步的。社会意识具有两面性,正确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才是正确的社会意识,③说法错误。
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材料并未强调革命文艺推动中国革命的激励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7【详解】①:湖北省举办的“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充分展示了湖北感恩重情和健康安全的良好形象,这说明文化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①正确。②:材料不涉及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②排除。
③:推动了全省旅游行业加速恢复重振,以旅游为引爆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带动效应不断显现,这说明文化具有推动发展的功能,是重振经济的磅礴力量,③正确。
④:材料不涉及引领风尚、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④排除。
8【详解】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①排除。②: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未体现其相对独立性,②排除。③④:由材料可知,一定的文化能给予经济发展以重大影响 ,文化具有服务社会以及推动发展的功能,③④ 正确。
9.①③:从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员赵春光写给父母的家书中,我们读到了关爱父母而又舍家为国的朴素情怀。这种情怀能激励人们见贤思齐,筑牢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利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砥砺人们的道德素养,提升人的思想境界,①③符合题意。②:文化具有两面性,优秀文化有利于激励人们在抗疫中积极向上,但不是抗疫成功的关键,②错误。④:这种情怀能够为战疫提升精神动力,但不能奠定物质基础,④错误。
10.①:诗歌成为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文化节目的播出掀起了诗词文化热,这说明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①正确切题。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②错误。③:当代青少年逐渐把热爱诗词当做一种时尚,这为提高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这说明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服务社会的功能,③正确切题。④:优秀文化才能够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错误。
深化探究
11.①文化教化育人,能够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向大众普及冬季运动知识,本届冬博会打造了多个互动专区,通过吸引民众积极参与冰雪运动体验的系列活动。
②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本届冬博会将继续推动国际化合作发展,推动海内外冰雪产业全方位协同发展。
③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④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普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冬博会通过吸引民众积极参与冰雪运动体验的系列活动,促进冬季运动推广和冰雪文化传播。
⑤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届冬奥会汇聚来自20个冰雪国家的知名冬季运动设施、装备、服装企业、冬季运动目的地、专业运营机构、投资机构、培训机构等多领域品牌,突显国家的冰雪资源服务贸易形象,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冬博会作为北京奥运遗产,将增强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促进文化繁荣,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