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4.12《家庭的记忆》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上册4.12《家庭的记忆》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12家庭的记忆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家庭的记忆》选自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本单元围绕“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展开,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变迁,进而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学情分析】
三年级属于中年段,该学段学生有了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对家庭的认识比较片面,特别是中国的“家”文化了解更是不够。传统节日与语言文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因此,在孩子价值观形成初期进行及时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体会“年夜饭”蕴含的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2.从传统节日中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3.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家庭观念
【教学重点】
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一幅画“我家的年夜饭”。
2.学生完成传统节日与家的关系小调查
3.学生提前收集与家有关的成语、谚语、格言、诗篇,在课堂上汇报表演。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中国传统节日之“春节”
1.播放视频“欢欢喜喜中国年”(真实画面)。
2.情境:2020年除夕夜倒计时。
3.营造“过年啦”的欢乐气氛。
活动一:“年夜饭”大荟萃
1.聊一聊:我家的年夜饭。
(1)出示交流要求:吃“年夜饭”时,家里通常有哪些人?常吃什么菜,有什么寓意?说说当时的情形和你的心情?
(2)小组代表分享“我家的团年饭”。
交流示范:
吃“年夜饭”时,家里通常有?我们常吃?寓意?我的心情 ?
(3)年夜饭大荟萃:图片展示菜肴并出示相关寓意(舌尖上的中国6)。
2.微课:“年夜饭知多少”。
3.小结。
活动二:传统节日中的“家”文化
1.“阅读角”。
(1)思考:慧慧回老家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慧慧在回老家路上被折腾得腰酸背疼腿抽筋,还是觉得很高兴呢?
(2)交流看法。
(3)关注春运,侧面突出中国人重视家庭的观念。
(3)结合“疫情下的2020春节”小结:舍小家,为大家。
2.小调查:传统节日中的“家”。
(1)小组讨论:自己的小调查。
(2)小组汇报:每个传统节日与“家”的关系。
(3)聊一聊:为什么中国人要过这些中华传统节日?
3.教师小结:每一个节日都与家紧密联系在一起。
活动三:语言文字中的“家”文化
1.语言文字“擂台赛”。
(1)第一关——猜字谜。
女儿出嫁了(家);一个小家庭,仅仅一口人(合);一家十一口(吉);一家十一口,一家二十口,两家合一起,万事都不愁。(喜)
(2)第二关——说成语。
理解“阖家欢乐”,拓展其他关于家的成语
(3)第三关——说谚语。
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家不和,外人欺
(4)第三关——说古诗。
《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古诗”,体会诗人离家后思念家人的情感,视频讲解
(1)读一读。
(2)听一听。
(3)唱一唱。
小结:在文化自信中弘扬“家”文化
1.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引领。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
2.鼓励孩子传承传统“家文化”。
3.合唱表演《我爱我的家》
家不仅在传统节日中,还在语言文字中,更在我们的心中。有房不是家,有爱才是家,我爱我的家。让我们一起唱响《我爱的我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